第九章
聚集和差遣门徒
1. 耶稣叫齐了十二个门徒,给他们能力、权柄,制伏一切的鬼,医治各样的病,
2. 又差遣他们去宣传神国的道,医治病人,
3. 对他们说,行路的时候,不要带拐杖和口袋,不要带食物和银子,也不要带两件褂子。
4. 无论进哪一家,就住在那里,也从那里起行。
5. 凡不接待你们的,你们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见证他们的不是。
6. 门徒就出去,走遍各乡宣传福音,到处治病。
7. 分封的王希律听见耶稣所作的一切事,就游移不定;因为有人说,是约翰从死里复活;
8. 又有人说,是以利亚显现;还有人说,是古时的一个先知又活了。
9. 希律说,约翰我已经斩了,这却是什么人?我竟听见他这样的事呢?就想要见他。
在上一情节的结尾,当小女孩被复活以后,耶稣吩咐她的父母给她东西吃。在圣经中,给人“东西吃”指的是给予属灵的营养,这不仅包括给予教导,还包括彼此鼓励,特别是当我们的鼓励符合属灵的真理时。当我们如此行,我们就成了神的门徒和使徒,在救赎的工作上与祂同工。当我们在祂面前学习神的道时,我们就是祂的“门徒”。而当我们被差遣出去,通过我们的言语和行为服事他人时,我们就是祂的“使徒”。
因此,下一章以描述耶稣首先召集祂的十二个门徒,然后差遣他们出去传道开始是恰当的。如经上所记:“耶稣叫齐了十二个门徒,给他们能力、权柄,制伏一切的鬼,医治各样的病,又差遣他们去宣传神国的道,医治病人。”(路加福音9:1-2)
在更深的意义上,召集十二门徒,然后差遣他们出去作使徒,这代表了我们灵性发展中的重要一步。它始于耶稣召集我们里面的十二门徒。“召集门徒”代表我们生命中开始更深刻地理解属灵事物的时候。每个“门徒”都代表一个非常重要的属灵原则。当我们在头脑中收集这些原则,努力了解它们是如何聚集在一起并与更大的整体相关联时,我们开始看到各种观念之间的联系,并对什么是主要的和什么是次要的产生更敏锐的洞察力。这样,我们就能更有效地将所学的真理运用到生活中。 1
在召集门徒之后,耶稣差遣他们出去作使徒,给他们具体的指示。祂对他们说:“你行路的时候,什么都不要带。”不要带拐杖和口袋,不要带食物和银子,甚至不要带换洗的衣服。每一个字都有属灵的意义。他们将不需要“杖”,因为他们将唯独依靠主。他们将不需要“口袋”,以储存所学的东西,因为主会赐给他们当说的话。他们将不需要“饼”或“银子”,因为主将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良善(“饼”)和一切真理(“银子”)。他们也不需要多余的外衣,因为他们将从主那里穿上真理的衣服,不需要自己提供额外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少即是多。当自我的东西少了,神的东西就多了。 2
跺下尘土
耶稣接着对他们说:“无论进哪一家,就住在那里,也从那里起行。凡不接待你们的,你们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见证他们的不是。”(路加福音9:4-5)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家”代表人的心智。在这里,我们思考问题,考虑我们的选择,并专注于那些对我们重要的事情。因此,我们的“家”就是我们灵性停留的地方,是我们的“居所”。
从属灵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居所,一个关于自己、他人和神的信仰体系。正因为如此,有些人会欣然接受使徒的教导,而另一些人会拒绝。耶稣预先知道这一点,所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的教导被拒绝,他们就应该离开那家,从城里出来,并“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
在圣经中,“尘土”一词指的是与外部感官世界有关的低级事物。就像尘埃落在地上一样,人也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满足世俗感官的事物上,而不把思想提升到更高的事物上。在希伯来圣经中,这是由卑贱的蛇来代表的,它欺骗了夏娃。如经上所记:“耶和华神对蛇说,你既做了这事......必终身吃土。”(创世记3:14) 3
“跺下尘土”的指示不仅对使徒,而且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明智的建议。在属灵的旅程中,当我们学习真理并将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时,我们有时会发现自己被拽入低级事物中——那些世俗和暂时的事物。在属灵的意义上,这就是我们“脚上的尘土”。无论这些尘土是来自他人的负面影响,还是来自我们自己自私自利的想法,耶稣告诉我们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并继续我们的旅程。 4
这正是使徒所做的。正如下一节经文所记:“门徒就出去,走遍各乡宣传福音,到处治病。”(路加福音9:6)
应对希律
正当门徒传道的时候,有一位先知从死里复活了的传言四处传播开来。有的说是以利亚又出现了,有的说是古代一位先知又活了,还有的说是被希律斩首的施洗约翰从死里复活了(路加福音9:7-8)。这些传言让希律感到不安,经上说他“游移不定”(路加福音9:7)。“约翰我已经斩了,”希律说,“这却是什么人?我竟听见他这样的事呢?”(路加福音9:9)
希律特别困惑,因为他听说被他斩首的施洗约翰可能又活了,而且耶稣正在行神迹。所有这些对希律来说都是一种威胁。在更深的层次上,施洗约翰代表圣经的字面意义,而耶稣代表圣经的属灵意义。如果正确地理解圣经,把它的文字和精神结合起来,它就可以使我们充满良善和真理。这些品质及其衍生的后代——仁慈、怜悯、宽恕、慷慨、理解和爱——不仅让地狱的魔鬼感到困惑,而且给他们带来折磨。同样,在人心中代表邪恶的希律也感到困惑和折磨。这是因为恶灵无法忍受靠近良善和真理。当面对这些属天的品质时,他们会感到折磨,并极力摆脱。这就是恶灵自己投身地狱的原因。 5
希律已经斩了约翰的头,也就是圣经的字面意义。现在他想要寻索耶稣——圣经的属灵意义。如经上所记,希律“想要见他”(路加福音9:9)。然而,耶稣却泰然自若。正如我们将在下一情节看到的,耶稣仍然专注于祂的使命,并继续行神迹。
属灵的营养
10. 使徒回来,将所作的事告诉耶稣,耶稣就带他们暗暗地离开那里,往一座城的旷野去;那城名叫伯赛大。
11. 但众人知道了,就跟着他去。耶稣便接待他们,对他们讲论神国的道,医治那些需医的人。
12. 日头快要平西,十二个门徒来对他说,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借宿找吃的,因为我们这里是野地。
13. 耶稣说,你们给他们吃吧!门徒说,我们不过有五个饼,两条鱼,若不去为这许多人买食物就不够。
14. 那时,人数约有五千。耶稣对门徒说,叫他们一排一排地坐下,每排大约五十个人。
15. 门徒就如此行,叫众人都坐下。
16. 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
17. 他们就吃,并且都吃饱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篮子。
在灵性发展的旅程中,属灵的食物是绝对必要的。没有它,我们会变得软弱,我们的梦想和抱负会开始消退,我们的希望会减少,我们会经历类似于灵性死亡的事情。我们可能会感觉要“灭亡”了(路加福音8:24),正如门徒在风暴中,船被摇晃时的感觉一样。和睚鲁的女儿一样,我们需要属灵的营养,好叫我们存活。这就是为什么耶稣吩咐她的父母“给她东西吃”(路加福音8:55)。
在下一个情节中,我们将看到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什么是“属灵的营养”,它是怎样喂养的,以及为什么它如此重要。故事始于耶稣召集祂的门徒(现在是“使徒”)——在他们传道之后再次聚在一起。如经上所记:“使徒回来,将所作的事告诉耶稣,耶稣就带他们暗暗地离开那里,往一座城的旷野去。”(路加福音9:10)
耶稣把他们带到一个“旷野”,以说明一个伟大的属灵真理。“旷野”代表一种几乎没有生长的属灵状况。从属灵的角度来说,这种描述与我们生命中缺乏真理和良善的状态相对应。这是一个灵性荒凉的时代,一个我们感到迫切需要属灵营养的时代。耶稣和门徒现在来到“旷野”,“但众人知道了,就跟着他去。耶稣便接待他们,对他们讲论神国的道,医治那些需医的人。”(路加福音9:11)这幅温柔的画面显示了当我们在空虚和荒凉中来到神面前时,祂是怎样医治我们的。 6
但门徒并不完全明白所发生的事。他们仍然感到匮乏,担心没有足够的食物养活众人,特别是他们是在旷野。因此,他们对耶稣说:“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借宿找吃的,因为我们这里是野地。”(路加福音9:12)
然而,耶稣不愿意打发任何人离开。相反,祂说:“你们给他们吃吧!”(路加福音9:13)门徒感到困惑。毕竟,那里有大约五千人,门徒不知道怎么可能喂饱所有人。因此,他们对耶稣说:“我们不过有五个饼,两条鱼,若不去为这许多人买食物就不够。”(路加福音9:13)耶稣利用这个机会来教导另一个属灵的教训。虽然使徒确实没有多少食物,仅仅只有五个饼和两条鱼,但神可以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和我们愿意付出的任何东西来作工。由于“饼”(因为它的柔软和温暖)代表爱,所以“五个饼”代表少量的爱。同样,由于“鱼”(因为它生活在清洁的水中)代表真理,所以“两条鱼”代表少量的真理。换句话说,他们没有多少良善和真理,或者爱和智慧——只有一点点。但这就是神行大神迹所需的一切。 7
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当我们发现自己处于荒凉的状态时,我们仍然可以把我们剩下的良善和真理带到神面前,无论多么少,神都会祝福它,使它成倍增长,以便我们得到灵性上的喂养。这就是耶稣现在所展示的。如经上所写:“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他们就吃,并且都吃饱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篮子。”(路加福音9:16-17)
耶稣举目望天,祝福食物的画面是祷告生活的一个写照——这是分别为圣的时刻,我们谦卑地求神进入我们的生命,以祂的爱充满我们的心,以祂的智慧充满我们的头脑。接下来,耶稣把饼和鱼递给门徒,叫他们分发给众人。这代表神呼召我们每个人把祂的恩赐传递给别人。我们只需要把我们所拥有的一点点奉献给祂,祂就会极大地祝福。这被描绘为所有人都吃饱了,“剩下的零碎装满了十二篮子”。 8
作门徒的风险
18. 耶稣自己祷告的时候,门徒也同他在那里。耶稣问他们说,众人说我是谁?
19. 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还有人说是古时的一个先知又活了。
20. 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是神的基督。
21. 耶稣切切地嘱咐他们,不可将这事告诉人,
22. 又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23. 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24.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25. 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了自己,赔上自己,有什么益处呢?
26. 凡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自己的荣耀里,并天父与圣天使的荣耀里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
27. 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神的国。
在前面的情节中,就在分发饼和鱼之前,经上记着“耶稣举目望天”,然后祝福和擘饼(路加福音9:16)。在犹太文化中,饭前祝谢是一种祷告形式,是对神从地里产出食物的感恩。整个路加福音一直在强调祷告。它始于撒迦利亚在圣殿里祷告(路加福音1:9-13)。只有路加福音提到耶稣在受洗时祷告(路加福音3:21)。只有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在拣选门徒前“整夜祷告”(路加福音6:12)。
因此,在一部着重信心、悟性和祷告的福音书中,下一个情节以耶稣祷告的画面开始,这并不奇怪。如经上所记:“耶稣自己祷告的时候,门徒也同他在那里。耶稣问他们说,众人说我是谁?”(路加福音9:18)他们告诉耶稣,有些人认为祂是施洗约翰,有些人认为祂是以利亚,还有人说祂是“古时的一个先知又活了”(路加福音9:19)。
根据其他人的说法,耶稣并没有什么特别神圣的地方。有些人认为祂可能是先知以利亚,他在以前的时代也行过神迹。也有人认为祂可能是施洗约翰或古时的一个先知又活了。耶稣接着问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不管别人认为祂是谁,门徒到底认为祂是谁,特别是他们已经同祂有一些日子了,一直在领受祂的教导。在信仰的旅程中,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到同样的十字路口。那时,我们必须问自己,不是问“众人说耶稣是谁?”而是问“我说耶稣是谁?”因此,耶稣对祂的门徒说:“你们说我是谁?”(路加福音9:20)彼得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耶稣是“神的基督”(路加福音9:20)。
耶稣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彼得的判断。但祂的回应暗示彼得的回答是正确的。耶稣对门徒说:“不可将这事告诉人。”(路加福音9:21)这是弥赛亚的秘密,它作为一个秘密是有原因的。人们必须自己做决定。在耶稣的身份以及是否要跟随祂的问题上采取什么立场,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如果我们决定跟随祂,接受祂真理的引导,耶稣希望我们预先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祂把自己描述为“人子”,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路加福音9:21)
从字面上看,这话是对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复活的预言。在更深的层次上,它描述了人们将如何对待耶稣来要教导的神圣真理。虽然他们会拒绝它并试图摧毁它,但它将在人的心中复活。 9
这个被钉十字架和复活的过程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每当我们学习一个新的真理(接受“人子”)并努力将其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时,我们都会受到怀疑和不安的挑战,这是可以预料的。当邪灵拒绝放弃对我们的辖制时,这些挑战就会出现。这就是耶稣所说人子“必须受许多苦”的意思。这些攻击会以巧妙的推理和合理的借口等形式出现,告诉我们争战是不值得的,放弃并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会容易得多。这些都是我们里面的邪灵制造出来的狡猾而阴险的谎言,就是由“长老、祭司长和文士”所象征的。因此,我们将要“受许多的苦”。
力求站立得稳,持守我们所信的并照着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十字架”。我们若在祷告中呼求神,持守真理,不随从我们的低级本性,我们里面的真理就会更加坚固。它将在我们里面“兴起”。这就是耶稣所说“人子要在第三日复活”的意思。这是我们灵性的复活。
在重生的过程中,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而耶稣清楚地表明,这个旅程将是崎岖不平的。它要求我们有抛弃旧习惯的意愿,放下根深蒂固的观念,在灵性上向过去的思维和情感模式死去。简而言之,耶稣劝勉我们摒弃旧的生活方式,开始新的生活。正如耶稣所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路加福音9:24)
通过这些话,耶稣明确指出,那些选择跟随祂的人必须愿意放弃自我本位的欲望和破坏性的习惯,以及一切机械自私的思维和反应模式。这可能感觉像是死亡,是痛苦的挣扎,有时可以与耶稣将在十字架上面临的状况相比。而且,这不会是一次完成的。正如耶稣所说:“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
然后,耶稣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祂问道:“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了自己,赔上自己,有什么益处呢?”接着又说:“凡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自己的荣耀里,并天父与圣天使的荣耀里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路加福音9:25-26)换句话说,真正的门徒会表现出一种勇敢的信心,无所畏惧,不认为羞耻,大胆地宣告真理并照着生活。此外,耶稣应许那些在言语和行为上表现出这种信心的人在未死之前必看见神的国。正如耶稣所说:“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神的国。”(路加福音9:27)
这个观念,即神将通过应许的弥赛亚降临世间,是在人们意识的最前沿。耶稣说,在神国到来之前,他们不会尝到死味,这无疑加强了他们对神国即将来临的信念——这是一个备受期待的事件。这是一个好消息,特别是因为他们渴望一位弥赛亚,来打败他们的敌人,建立和平,带来经济的繁荣。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弥赛亚已经在那里,就在他们中间,把神的国赐给他们。对于那些持守信心,天天背起十字架的人来说,耶稣的应许显然是真的。他们会看到神的国已经来到人间,甚至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
耶稣说在他们有生之年要降临的国,不是一个物质的国,不是一个军事安全和经济繁荣的国。相反,它将是一个属灵的国,提供免受属灵敌人侵扰的平安(通过接受耶稣教导的神圣真理)和属灵的繁荣(通过接受耶稣分享的神圣的爱)。
这就是“看见”神的国的含义。 10
“你们要听他”
28. 说了这话以后约有八天,耶稣带着彼得、约翰、雅各上山去祷告。
29. 正祷告的时候,他的面貌就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
30. 忽然有摩西、以利亚两个人同耶稣说话;
31. 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
32. 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既清醒了,就看见耶稣的荣光,并同他站着的那两个人。
33. 二人正要和耶稣分离的时候,彼得对耶稣说,夫子,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他却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
34. 说这话的时候,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他们进入云彩里就惧怕。
35. 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
36. 声音住了,只见耶稣一人在那里。当那些日子,门徒不提所看见的事,一样也不告诉人。
在下一情节开始时,耶稣又一次在祷告。如经上所记:“说了这话以后约有八天,耶稣带着彼得、约翰、雅各上山去祷告。”(路加福音9:28)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路加福音充满了耶稣祷告的例子。例如,在这里,我们读到:“正祷告的时候,他的面貌就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路加福音9:29)
在圣经历史中,耶稣在山顶上显出祂神圣身份的这一刻被称为“变像”。虽然它在马太福音(马太福音17:1-2)和马可福音(马可福音9:2-3)中也有记载,但只有路加福音提到这一切是在耶稣祷告时发生的。
当耶稣祷告时,深刻的变化发生了。不仅祂的面貌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而且当祂祷告时,属灵的世界向祂敞开了。正如下一节经文所记:“忽然有摩西、以利亚两个人同耶稣说话;他们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路加福音9:30-31)“摩西”和“以利亚”代表律法和先知——整个希伯来圣经,特别是关于弥赛亚降临、死亡和复活的预言。当祂深入祷告,进入灵里时,耶稣得到一个清晰的异象,即祂确实是来应验弥赛亚预言的。
彼得、约翰和雅各也同耶稣在一起,但他们还没有看见异象,因为他们“都在打盹”(路加福音9:32)。等他们终于醒了,并进入更高的意识状态,就瞥见摩西和以利亚同耶稣说话。此外,他们还听见一个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路加福音9:35)
在本福音中,这是第二次有声音从天上来说话。第一次发生在耶稣受洗的时候,那一次是直接对耶稣说话。它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路加福音3:22)然而,这一次是门徒说话。它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
我们可以想象这对门徒的影响。耶稣才告诉他们,他们若想跟随祂,就当舍己,即使这意味着“丧掉生命”。这有时被称为“做门徒的代价”。这不是一个容易做的决定。但山顶上的神迹——摩西和以利亚同耶稣说话的异象,以及从天上传来宣告耶稣真是神子的声音——一定给了他们深刻的信心,让他们确信跟随耶稣的决定是正确的。而且,从天上来的声音是为他们而来的,这再清楚不过了。它简简单单地说:“你们要听他。”
有趣的是,从天上来的声音并没有说“听他们”。毕竟,当时摩西和以利亚也在场。事实上,彼得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动,就对耶稣说:“我们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路加福音9:33)彼得试图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惊奇和敬畏。对彼得来说,这三座棚将同等地尊崇三位伟大的先知:耶稣、摩西和以利亚。但耶稣不仅仅是一位先知;来自天上的声音说:“你们要听他。”从现在开始,人类对律法(摩西)和先知(以利亚)的理解,将被福音的好消息(耶稣的言传身教)所取代。只有在耶稣身上才能找到对希伯来圣经的正确理解和解释。这就是为什么从天上来的声音没有说“听他们”,而是聚焦于耶稣,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
当这一情节接近尾声时,声音停止了,异象也消失了。如经上所记:“只见耶稣一人在那里。”(路加福音9:36)在这一刻,门徒感觉到他们的人性和耶稣的神性之间的差别。他们可能还不能清楚地描述它,甚至不能理解它,但他们意识到发生了一些神圣的事情。这是他们在分享自己的经历之前必须思考和反思的。因此,经上记着说:“当那些日子,门徒不提所看见的事,一样也不告诉人。”(路加福音9:36)
“你们要把这些话存在耳中”
37. 第二天,他们下了山,就有许多人迎见耶稣。
38. 其中有一人喊叫说,夫子!求你看顾我的儿子,因为他是我的独生子。
39. 他被鬼抓住就忽然喊叫;鬼又叫他抽风,口中流沫,并且重重地伤害他,难以离开他。
40. 我求过你的门徒,把鬼赶出去,他们却是不能。
41. 耶稣说,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将你的儿子带到这里来吧!
42. 正来的时候,鬼把他摔倒,叫他重重地抽风。耶稣就斥责那污鬼,把孩子治好了,交给他父亲。
43. 众人都诧异神的大能(大能:或作威荣)。耶稣所作的一切事,众人正希奇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
44. 你们要把这些话存在耳中,因为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
45. 他们不明白这话,意思乃是隐藏的,叫他们不能明白,他们也不敢问这话的意思。
山顶的经历一定对门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看见了摩西和以利亚,听见了从天上来的声音,还得到了明确的指示:“你们要听他。”
由于无法理解他们所见异象的全部意义,他们“不提所看见的事”,没有告诉任何人。在我们的山顶状态,我们像门徒一样,在一定程度上瞥见了耶稣的神性。这是我们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悟性时所获得的祝福。当我们如此行,通过圣经虔诚地寻求认识神,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神就会带着启示降到我们的悟性中。简而言之,我们若升上去见神,神就会降下来迎见我们。 11
这幅门徒在山顶上与变像的耶稣同在的画面,为理解下一情节即将发生的事情开辟了道路。如经上所记:“第二天,他们下了山,就有许多人迎见耶稣。其中有一人喊叫说,夫子!求你看顾我的儿子,因为他是我的独生子。”(路加福音9:38)显然,这个孩子被邪灵附身,导致剧烈地抽搐,口吐白沫,伤害自己。男孩的父亲曾请门徒赶鬼,他们却不能。于是,他来到耶稣面前,乞求帮助,说:“我求过你的门徒,把鬼赶出去,他们却是不能。”(路加福音9:40)
耶稣回答说:“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然后转身对男孩的父亲说:“将你的儿子带到这里来吧!”(路加福音9:41)在本章的开头,门徒被赐予了赶鬼治病的能力。事实上,“他们走遍各乡,宣传福音,到处治病”(路加福音9:6)。他们的事工怎么样了?为什么他们现在不能从男孩身上赶出魔鬼?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耶稣斥责门徒的失败,说他们是“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
虽然经文中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但可能是他们的信心被耶稣最近对跟随祂的描述所动摇了。作为门徒,他们憧憬着自己变得富有、出名、受人欢迎,但耶稣描绘了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要作门徒,就必须有争战和舍己的意愿,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甚至准备好丧掉生命。
这一定在他们心中引起了相当大的困惑。这一定使他们停下来,问自己:“这值得吗?值得为之舍命吗?”即使是与耶稣同在山顶的三个门徒,也不一定以坚固了他们作门徒的决心的方式经历了来自天上的非凡异象和声音。可以肯定的是,当他们在山顶上,目睹了耶稣变像,听到了来自天上的声音,他们一定确信跟随耶稣,听从祂的话是正确的。
但状态是会变化的。当他们从山上“下来”时,旧的疑虑可能又浮现出来了。耶稣所走的路并不是他们所设想的那样。耶稣所描述的与他们一直盼望的荣耀、尊贵、财富和兴旺完全不同。相反,耶稣说祂要往耶路撒冷去,在那里人子要受许多的苦,甚至被杀。他们不明白。毕竟,他们在等候耶稣自立为王,而他们将成为祂王室的一员,享有特权、地位和荣耀。
然而,耶稣并没有提到那种王国。祂谈论的是舍己和舍命。这是截然不同的,也是非常困难的。可以理解的是,门徒开始疑惑,随着疑惑的增加,他们的信心开始动摇。结果,他们无法赶鬼或治病。耶稣看透他们的心,看见他们心中不断增长的疑惑,就告诉他们,他们已经成为“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路加福音9:41)。 12
在责备门徒之后,耶稣开始医治孩子,并把他交还他的父亲。在场的人再一次“诧异神的大能”(路加福音9:43)。但耶稣还想要教导门徒。祂想让他们明白,作门徒不只是行大神迹,使众人惊奇。因此,“众人正希奇的时候”,耶稣把门徒叫到一边,对他们说:“你们要把这些话存在耳中。”(路加福音9:43-44)换句话说,耶稣将要说的是祂想要他们在事情发生之前了解和明白的。在山顶上,已经有声音从天上对他们说:“你们要听他。”现在,耶稣用不同的语言告诉他们同样的事情。正如耶稣所说:“你们要把这些话存在耳中。”
耶稣想对他们说什么?什么信息如此重要,以至于祂要使用如此戏剧性的前言?它就是:“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路加福音9:44)祂已经告诉他们,人子将要受许多的苦,被弃绝,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路加福音9:22)。但是,虽然祂竭力想要他们明白,“他们还是不明白,意思乃是隐藏的,叫他们不能明白”(路加福音9:45)。
这并不是说耶稣对他们隐瞒了什么。相反,耶稣所说的神国与他们所理解的相去甚远,以至于他们无法明白。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神国会涉及舍己、受苦,甚至死亡。他们也不明白耶稣所说的第三日“复活”是什么意思。他们还不能让耶稣的话“存在耳中”,从而进入他们的头脑。
不过,耶稣终究会逐渐开启他们的悟性。但这需要时间。
学习接纳
46. 门徒中间起了议论,谁将为大。
47. 耶稣看出他们心中的议论,就领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自己旁边,
48. 对他们说,凡为我名接纳这小孩子的,就是接纳我;凡接纳我的,就是接纳那差我来的。你们中间最小的,他便为大。
49. 约翰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与我们一同跟从你。
50. 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
显然,门徒仍有许多教训需要学习。甚至就在耶稣告诉他们人子将要受许多的苦时,他们的注意力仍然在自己和自己的荣耀上。如经上所记:“门徒中间起了议论,谁将为大。”(路加福音9:46)“争论”的灵进入他们里面,表明他们已经下降到低级层面。他们已经从山上下来,回到老路上,争论在将来的国里谁将为大。 13
为了解决争端,用属灵的悟性取代自私的争论,耶稣领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自己旁边,转身对门徒说:“凡为我名接纳这小孩子的,就是接纳我;凡接纳我的,就是接纳那差我来的。你们中间最小的,他便为大。”(路加福音9:48)
关于谁为“大”,耶稣再一次颠覆了他们混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当他们从山上下来,不能治好那被鬼附的男孩时,耶稣称他们是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悖谬”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转错了方向”,或把事情颠倒了。通过领一个小孩子站在旁边,耶稣努力纠正他们的理解,使其归正。祂想告诉他们,伟大不在于个人的荣耀,而在于变得谦卑和接纳,像个孩子一样。注意耶稣在祂的解释中经常使用“接纳”一词。“凡为我名接纳这小孩子的,就是接纳我,”耶稣说,“凡接纳我的,就是接纳那差我来的。”(路加福音9:48)
教训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必须让它深入我们的心,正如我们让耶稣的话存在我们耳中一样。这一切都与接纳有关——而接纳只会发生在人们谦卑的时候,而不是当他们骄傲自大或专注于追求个人伟大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我们努力成为伟大的人而赢得天堂。天堂不在于财富、名声、尊贵和兴旺,而在于谦卑和接纳,像个孩子一样。 14
门徒精神
因此,学会接纳,是我们灵性发展的一个关键。要成为真正的门徒,这是他们需要学习的一课。然而,接纳的反面是不接纳和不友善。我们已经看到法利赛人西门的不友善。他没有力所能及地接纳耶稣,也没有接纳那个洗耶稣脚的女人(路加福音7:36-50)。这是一个关于排斥的属灵危险的比喻——将神和他人排除在我们的生活之外。开放、接纳和友善是门徒的标志之一。它与心胸狭窄、有选择性和排他性相反。
门徒似乎觉得,既然他们是被耶稣亲自拣选的,他们所做的就比别人所做的更优越。例如,约翰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与我们一同跟从你。”(路加福音9:49)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耶稣刚刚责备门徒不能赶鬼。在这一情节中,门徒却禁止其他人(显然比他们做得更成功)赶鬼。显然,门徒认为只有他们有资格或受命奉耶稣的名赶鬼。然而,耶稣希望他们知道,真正的门徒精神是不把基督原则的实践限制在一个选定的群体中。相反,它承认凡是专注于爱主和爱邻舍(这是信仰的两个基本要素)的人都是门徒。这两个原则是所有真信徒的心和肺,无论他们在实践或教义上有多大的差别。因此,耶稣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对待那奉祂名赶鬼的人,以及为什么他们应该允许他继续赶鬼。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路加福音9:49) 15
有许多信仰的形式,许多版本的基督教,以及许多善意的宗教,鼓励其信徒克服骄傲、贪婪、欲望和我欲。尽管他们的仪式和教义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努力“赶鬼”。因此,应该允许他们继续作工,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帮助”耶稣,而不是敌挡祂。甚至可以说,他们都是“门徒”,不管他们的宗教是什么,只要他们在作属灵的操练,并按照耶稣教导的相同原则生活。 16
被撒玛利亚人弃绝
51. 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52. 便打发使者在他前头走。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他预备。
53. 那里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
54. 他的门徒雅各、约翰看见了,就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作的吗?
55. 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
56. 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说着就往别的村庄去了。
耶稣继续教导祂的门徒,经过撒玛利亚。祂正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祂知道在那里祂会遇到强烈的反对。如经上所记:“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路加福音9:53)
“定意”一词让我们想起以赛亚的预言:“主耶和华必帮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着脸面好像坚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至蒙羞。”(以赛亚书50:7)“硬着脸面好像坚石”这句话完美地描述了耶稣坚定不移、毫不畏惧地接受祂的使命,不管祂要忍受多少苦难。其坚若磐石的信心与门徒摇摆不定的信心形成鲜明对比。
当耶稣和门徒经过撒玛利亚时,祂打发他们中的一些人前去预备,也许是安排食宿。但当撒玛利亚人看到这是一群前往耶路撒冷圣殿的犹太人时,就拒绝接待。
从历史上看,大多数撒玛利亚人认为“真正的”圣殿是在基利心山上,而不是在耶路撒冷。这个冲突由来已久,而耶稣前往耶路撒冷,便再次点燃了仇恨,使祂和祂的门徒成为不受欢迎的客人。毕竟,撒玛利亚人相信基利心山是神自己选择建立圣殿的地方,而不是耶路撒冷。因此,如果耶稣和祂的犹太门徒指望他们的宿敌会接待他们,他们一定会感到好笑。
当我们考虑情节之间的联系时,这一事件就更有趣了。这个关于撒玛利亚人不好客的故事紧跟在两个情节之后,在一个情节中,耶稣教导祂的门徒要学习接纳(路加福音9:44-48),在另一个情节中,耶稣教导祂的门徒在面对宗教实践的差异时要宽容(路加福音9:49-50)。然而,在当前的情节中,角色互换了。耶稣和祂的门徒品尝了因宗教原因被排斥的滋味。如经上所记:“那里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路加福音9:53)
耶稣一直在预备祂的门徒,以面对这样的景况。当祂在平原上讲道时,祂告诉他们:“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路加福音6:27)当祂差遣十二门徒出去时,祂告诉他们:“凡不接待你们的,你们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路加福音9:5)
这原本可以是门徒将耶稣的教导付诸实践的机会。他们原本可以用爱而不是愤怒、用宽恕而不是报复来回应。相反,他们选择回到老路上。例如,雅各和约翰对撒玛利亚人的拒绝感到恼怒,就对耶稣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作的吗?”(路加福音9:54)
诚然,以利亚求天上降下火来,消灭那些反对他的人(列王纪下1:2-14),但耶稣不希望祂的门徒这样做。他们要被一种不同的精神所支配——一种宽恕、怜悯和同情的精神。他们要爱他们的敌人,而不是毁灭他们。因此,耶稣对他们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加福音9:55-56)
这里提到以利亚,让我们想起了山顶上的情景,当时彼得提议搭三座棚,一座为耶稣,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但天上的声音十分清楚地告诉门徒,他们要专注于耶稣。它说:“你们要听他。”从那时起,希伯来先知的言行将不再是他们的终极权威。他们要把他们的信仰单单放在耶稣身上。
因此,我们当注意到,在这一情节的结尾,门徒可能最终决定“听他”。祂曾告诉他们,不要对那些不接待他们的人怀有敌意,而是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因此,我们读到他们“往别的村庄去了”(路加福音9:56)。
手扶着犁
57. 他们走路的时候,有一人对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
58. 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
59. 又对一个人说,跟从我来!那人说,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60. 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
61. 又有一人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
62. 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门徒似乎开始学到一些教训。至少他们不会仅仅因为人们不愿意接待他们就求天上降下火来。但是,在他们完全体会到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耶稣意味着什么之前,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7
所有这一切在接下来的情节中变得清晰起来。这时,有一人(也许是门徒中的一个)对耶稣说:“主啊,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路加福音9:57)耶稣提醒他,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周游四方的门徒将没有钱,没有食物,也没有住处。事实上,就物质享受而言,门徒比动物还不如。“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路加福音9:58)
在更深的层次上,耶稣指的是神圣的真理(“人子”)将被人弃绝。神圣的真理将“没有枕头的地方”。在整个福音书中,“人子”一词不仅指耶稣,也指祂来要教导的神圣真理。这就是“人子被弃绝”的意思。 18
耶稣转身对另一个人说:“跟从我来!”那人愿意跟从,但说他必须先回去埋葬他的父亲。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耶稣的回答却让人吃惊,祂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路加福音9:60)
在字面上,这是另一段似乎没有必要严厉的话。通常这不会有什么错。毕竟,这个人只是想埋葬他的父亲,而诫命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这当然包括一个体面的葬礼。因此,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耶稣所传达的信息。
从属灵的角度来看,“父亲”一词在这里指的是我们需要抛弃的遗传之恶,比如我欲、傲慢、骄傲、自负、怨恨和自怜,等等。所有这些都以“父亲”一词为象征——当被用于负面意义时。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从父母和祖先那里继承了良善和邪恶的特征。如果一个人要重生并跟从耶稣,这些邪恶的特征必须被根除并毫不留情地抛在脑后。因此,在这段经文中,我们必须抛弃甚至不要想着去“埋葬”的“死人”,乃是我们自己身上没有从主那里得着真正生命的倾向。在最深的层次上,这些消极的特征是所有形式的我欲、个人利益、自私野心,以及从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中产生的错误思维方式。我们必须让这一切在我们身上死去,无需遗憾和悔恨,甚至无需一个体面的葬礼。
换句话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 19
最后,另一个人走近耶稣,也许是另一个门徒,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路加福音9:61)这似乎也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毕竟,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突然不辞而别,他的家人会多么的担忧。但耶稣不愿意答应这个请求。相反,祂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路加福音9:62)
“手扶着犁”标志着我们重生过程中新的一步。它象征着我们已经准备好我们的心,就像一块已经被翻转的好地,为接受神的种子做好了准备。当我们“手扶着犁”时,我们已经完成了从被真理和教义引导到主要被爱和怜悯引导的新状态的转变。实实在在地,这是一个从文字到文字内的精神、从摩西和以利亚到耶稣的转变。在这新的状态下,我们的属灵生活不再是对信仰问题的“回顾”(“向后看”)。我们现在处于一种接受的状态,期待一种无私服务的生活——将我们的教义付诸生活,将我们的信仰付诸行动,以便服事和推进神的国。
当我们耕耘这片新的土地,开辟新的土壤时,我们仍然在避免我欲的罪恶。当我们如此行,我们发现自己会自然而然地把爱延伸到我们所遇见的每一个人。尽管理解教义和追求真理对我们来说仍然很重要,但我们不会让它把我们与他人分开。良善本身以及行出良善现在已经成为首要的。只要我们保持这新的状态,让主藉着我们作工,我们就不会允许教义上的分歧分裂我们。以前,引导我们理解爱和怜悯的信心是首要的,但现在,做一个有爱和有怜悯的人是首要的。我们的手扶着犁,不再回头。 20
脚注:
1. 属天的奥秘679:“在圣经中,‘积蓄’指的是一个人记忆中的事物,在那里它们被聚集在一起。此外,它指的是在人重生之前,良善和真理需要聚集在一起。事实上,良善和真理若不聚集在一起,作为主作工的工具,人就不可能重生。”另见属天的奥秘2089[2]:“十二门徒中的每一位都代表信仰的一个基本和主要方面。”
2. 属天的奥秘9942[12]:“那些从主得着良善与真理的人,本身并没有任何良善与真理。相反,他们从主得着一切真理与良善......因此,拥有‘两件外衣’表示同时拥有来自主和自己的真理。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只可以有一件外衣。”
3. 属天的奥秘249:“‘尘土’一词表示那些不关注属灵和属天的事物,只关注肉体和尘世事物的人。”另见属天的奥秘7418[4]:“在圣经中,‘尘土’表示卑贱的事物。”
4. 属天的奥秘249:“因为‘尘土’表示那些不关注属灵和属天的事物,只关注肉体和尘世事物的人,所以主吩咐门徒,若是他们所进的那城或那家不配得,他们就应该‘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另见属天的奥秘3748[1-2]:“有一些地狱之灵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他们想要推理属灵的事,尽管他们对此一无所知。他们的推理就像散落的尘土,不能聚在一起。”
5. 详解启示录411[2]:“当天堂的光,也就是与神圣良善结合的神圣真理流入时,邪灵会受到极大的折磨和困惑,于是一头栽下去......他们所受的折磨不是来自天堂的光,而是来自其欲望中的邪恶和信仰中的虚假。”另见属天的奥秘7643[10]:“施洗约翰代表圣经。更具体地说,通过他的食物,以及他骆驼毛的衣服和皮带,他代表圣经的字面意义。”
6. 属天的奥秘5360:“‘饥荒’之所以表示真理与良善的缺乏或荒凉,是因为属天和属灵的良食物无非就是良善与真理。这些是天使和灵魂的食物,他们在饥渴时就渴望这些食物,物质食物也与之相对应。”
7. 属天的奥秘10255:“数字‘五’表示一些,也表示足够或够用的。”另见详解启示录513[15]:“‘鱼’这个词表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可以实现改造。”
8. 详解启示录548[9]:“‘十二篮子的零碎’表示丰盛,因此表示丰盛的教导和丰盛的祝福。”另见属天的奥秘2089[2]:“数字‘十二’表示信仰的一切事物......雅各的十二个儿子,以及从他们得名的十二个支派,所表相同。这也适用于主的十二个门徒。”
9. 属天的奥秘9807[10]:“人子将要受苦并要被杀的宣告暗示了这就是神圣真理被对待的方式,因此也是主被对待的方式,因为祂就是神圣真理本身。”另见属天的奥秘2159[2]:“主经常称自己为‘人子’,也称自己为‘神的儿子’。祂所说的‘人子’是指真理本身,而‘神的儿子’是指良善本身。”
10. 属天的奥秘8153:“天堂并不在高处,而在爱之良善所在之处,而爱之良善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心,无论这个人在哪里。”另见属天的奥秘9587:“神的国是指人里面的天堂,因此是指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
11. 真实的基督教89:“按照神的秩序,人应该为接受神而预备自己。当人如此预备自己,神就进入他里面,如同进入自己的居所。这种预备是藉著认识神和属灵的事物,就是藉著聪明和智慧,来实现的。因为当一个人亲近神(貌似凭自己),神就亲近这个人,这是一条秩序法则。”
12. 详解启示录815[7]:“当门徒不能奉主的名行神迹,主称他们为‘小信的人’,祂自己也因为家乡的人不信而不能在那里行神迹,原因是门徒虽然相信主是弥赛亚或基督,也是神的儿子,是经上所记的先知,但他们不相信祂是全能的神,不相信父耶和华在祂里面。然而,只要他们认为祂是一个人,而不是同时是神,那么祂全能的神性就不能因着门徒的信而与他们同在。”
13. 属天的奥秘977:“没有重生的人没有意志,只有自私的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邪恶的倾向。也没有悟性,只有争论。”
14. 属天的奥秘9039:“主带着能力流入谦卑的人,但不流入自高自大的人,因为前者接受流入,后者拒绝。”
15. 属天的奥秘2385[4]:“如果真理本身被当作原则来接受并得到确认,例如,对主的爱和对邻舍的仁是一切律法的基础,也是所有先知所说的,因而是一切教义和敬拜的基本要素,那么心智就会被圣经中的无数事物所照亮......在这种情况下,异端邪说会被驱散,许多教会将合为一个教会,无论它们的教义或仪式有多么不同......然后,无论别人的教义和敬拜的外在形式如何,每个人都会说,这是我的弟兄,我看他敬拜主,是个良善的人。”
16. 属天的奥秘1799[4]:“在基督教世界里,教义使教会分别开来。人们由此自称为天主教徒、路德宗教徒、加尔文宗教徒,或者改革宗教徒和福音派教徒,诸如此类的。他们之所以被这样称呼,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教义。如果他们把对主的爱和对邻舍的仁作为信仰的首要原则,这种情况就永远不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教义问题将只是关于信仰奥秘的各种观点,真正的基督徒会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良心去持守自己的教义,并从心里说,当一个人以基督徒的方式生活,也就是说,按照主的教导生活,他就是真正的基督徒。这样,所有不同的教会就会合为一个教会,所有仅仅基于教义的分歧就会消失,彼此之间的一切仇恨也会瞬间消散,主的国就会降临在地上。”
17. 详解启示录893:“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在这些经文中,‘十字架’表示试探,‘跟从主’表示承认祂的神性并遵行祂的诫命。‘十字架’表示试探,因为从出生就附在人身上的邪恶和虚假会侵扰并折磨那些从属肉体变得属灵的人。由于这些侵扰和折磨人的邪恶和虚假只能通过试探来驱散,所以试探由‘十字架’来表示。”
18.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27[2]:“‘狐狸有洞,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这话表示道在他们中间没有容身之处,也就是说,道不在他们心里,因为他们不承认祂。”
19. 详解启示录186[7]:“‘死人’表示那些内在没有天堂的生命,因此处于邪恶和虚假中的人......祂的一个门徒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你跟从我,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另见详解启示录724[5]:“谁不知道这里指的不是父亲、母亲、妻子、孩子、弟兄、姐妹,还有房屋和田地,而是指属于人自己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人的自我?因为人若要敬拜主,作祂的门徒,就必须离开并憎恶这些东西......属于人自己的东西就是人的欲望,因此是他与生俱来的东西,也就是各种邪恶和虚假。”
20. 属天的奥秘5895[5]:“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被良善支配的人不应该离开良善,转而依靠信之教义......因此,‘手扶着犁的’是指被良善支配的人,‘向后看的’是指依靠信之教义从而离开良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