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ar

 

探讨约翰福音第四章的含义

Door Ray and Star Silverman (machine vertaald in 中文)

井边的女人

1.因此,当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说耶稣所造的门徒和所施的洗礼比约翰多、

2.2.虽然耶稣自己不施洗,但他的门徒却施洗、

3.他就离开犹太地,又往加利利去了。

4.但他必须经过撒玛利亚。

5.5. 然后他来到撒玛利亚的一个城市,名叫叙加,邻近雅各给他儿子约瑟的田地。

6.雅各的泉源就在那里。所以耶稣在路上劳苦,就这样坐在泉边。那时候,大约是六点钟。

7.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给我喝吧;

8.因为他的门徒已经进城买菜去了。

9.撒玛利亚妇人对他说,你是犹太人,怎么向我这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因为犹太人不与撒玛利亚人来往。

10.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喝的是谁,你必向他求,他就给你活水。

11.妇人对他说,主啊,你没有东西可打,井也很深。你从哪里得着活水呢?

12.你比我们的祖宗雅各大,他给我们井,自己和他的儿子并牲畜都喝了。

13.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必再渴;

14.但凡喝我所赐之水的,必不至于渴到永远,我所赐的水必在他里面成为泉源,流到永生。

15.妇人对他说,主啊,求你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来打水。

16.耶稣说,你去叫你的丈夫来吧。

17.那女人回答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得好,我没有丈夫。

18.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不是你的丈夫,这是你说的实话。

19.女人对他说,主啊,我看你是个先知。

20.我们的祖先在这山上敬拜,你们却说,在耶路撒冷才是敬拜的地方。

21.耶稣对她说:"妇人,你要信我,时候到了,你不能在这山上,也不能在耶路撒冷敬拜父。

22.你们敬拜你们所不知道的,我们敬拜我们所知道的,因为救恩是属于犹太人的。

23.但时候到了,现在就是了,真正敬拜的人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父,因为父在寻找敬拜他的人。

24.神是个灵,敬拜他的人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

25.妇人对他说,我知道弥赛亚来了,他叫基督,他来了以后,要把一切事告诉我们。

26.耶稣对她说,我就是对你说话的人。

经过撒玛利亚

随着下一集的开始,我们了解到 "法利赛人听说耶稣所做的和受洗的门徒比约翰多" (4:1).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耶稣自己没有施洗,但他的门徒施洗了"(4:2). 尽管耶稣当时没有进行任何洗礼,但他的名声却传得很远很广。意识到他的活动已经引起了宗教领袖的质疑和担忧,耶稣 "离开了犹太,又去了加利利" (4:3), 沿途经过撒玛利亚。

为了理解耶稣途经撒玛利亚的意义,我们需要考虑这个地区在圣经历史中的作用。位于耶路撒冷以北四十英里处。撒玛利亚是亚伯兰在前往迦南的路上第一次停留的地方,他在那里听到了主的伟大应许:"我必将这地赐给你的后裔"(《圣经》)。创世记12:7). 雅各就是在撒玛利亚买了地,筑了坛,并把它传给他的儿子们(创世记33:19). 而以色列的十个支派正是在撒玛利亚建立了北方的王国。

当北国被亚述人征服后,撒玛利亚被来自异教国家的人重新安置,成为崇拜偶像的地方。因此,留在犹太地区并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做礼拜的人鄙视他们的北方邻居,不愿与他们有任何关系。事实上,七百多年来,留在犹太地区的犹太人避免与撒玛利亚人的一切接触。

例如,从耶路撒冷到加利利的人如果走直接路线,经过撒玛利亚,可以在两三天内到达加利利。另一方面,如果他们决定走更长的路线,绕过撒玛利亚,则需要四到六天。犹太人的习惯是走较长的路线,以避免与被鄙视的撒玛利亚人有任何接触。然而,耶稣并没有走更长的路线。正如书上所写的,他知道 "他必须经过撒玛利亚"(4:4).

耶稣遇到一个撒玛利亚妇女

当耶稣在去加利利的路上经过撒玛利亚时,他来到一个叫 "雅各井 "的地方。当他的门徒进城去买食物时,耶稣坐在井边,在旅途中休息。现在是一天中的第六个小时。当一个撒玛利亚妇人来打水时,耶稣对她说:"给我水喝"(4:7). 她认识到耶稣是个犹太人,所以对在撒玛利亚看到他感到惊讶,因为 "犹太人不与撒玛利亚人打交道"。因此,这个女人说:"你是犹太人,怎么会向我这个撒玛利亚女人要水喝呢?"(4:9). 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知道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就会求他,他就会给你活水"(4:10).

撒玛利亚妇女对耶稣的回答感到困惑。她以为耶稣指的是天然的水,就说:"先生,你没有东西可以打,而且井很深。那你从哪里得到活水呢?你比我们的父亲雅各更伟大,他给了我们这口井,自己和他的儿子及牲畜都喝了这口井?(4:6-12). 当耶稣告诉撒玛利亚妇女他有 "活水 "时,她从字面上理解了他。看到她误解了,耶稣对她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凡喝我给他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要给他的水,在他里面要变成泉源,直涌到永生"(4:13).

虽然她仍然不明白,但撒玛利亚妇女很好奇。因此,她说:"先生,把这水给我,使我不渴,也不来这里打水"(4:14). 耶稣回应她的请求,对她说:"去,叫你的丈夫来这里"(4:16). 在神圣的象征主义语言中,"召唤你的丈夫 "这句话指的是按照神圣的真理生活的过程。耶稣说,我们需要把他的真理召唤到我们的生活中,直到我们看到并感受到它的好处,并与它 "结婚"。他还加了一句话:"你来这里"。这指的是需要回到作为真理之源的神的话语,从神的井中汲取。

当耶稣仍在比喻性地说话时,撒玛利亚妇女继续从字面上听他说话。她说:"我没有丈夫" (4:17). 当这个女人告诉他她没有丈夫时,耶稣通过揭示他的全知全能让她感到惊讶。他说:"你说得不错,'我没有丈夫',因为你已经有了五个丈夫,你现在所拥有的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4:17-18).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女人并没有生气。相反,她接受了耶稣的话,认为它揭示了她处境的真相。她还说:"先生,我知道你是个先知"(4:19). 起初,她只看到耶稣是一个要求喝水的旅行者。现在她把他看作是一位先知。当她说:"先生,把这水给我,我就不渴了。"她代表了我们每个人心中渴望真正理解的那一部分。它渴望得到那些活生生的真理,这些真理将成为 "涌出永生的泉源"。

在这方面,撒玛利亚妇人代表了我们中尚未在世俗的价值观或肤浅的灵性中找到满足的那部分。这是我们中被错误的教义所误导,被错误的思想所误导的那一部分。可以说,我们 "没有丈夫"。我们里面渴望与真理结合的善,仍然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发现自己一再喝那些不能满足我们精神饥渴的井水。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人造的井里喝水,只是为了再次渴求活水的泉源。正如希伯来经文所写:"我的百姓离弃了我这活水的泉源,凿出破罐子来,不能盛水"(耶利米书2:13). 1

在古代,水井往往是妇女遇到将成为其新郎和丈夫的男人的地方。丽贝卡在一口井边遇到了她的丈夫以撒;拉结在一口井边遇到了她的丈夫雅各;西波拉在一口井边遇到了她的丈夫摩西。同样地,撒玛利亚妇女在井边遇到了耶稣。这是因为她代表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善良,渴望在 "天国的婚姻 "中与真理结合。虽然她已经尝试过很多次,也失败过很多次,但她仍然代表着实现善良和真理的天国婚姻的愿望。在这方面,这个撒玛利亚妇人的开放态度代表了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接受来自神的话语的真理,这些真理将在我们身上成为涌出永生的泉源。 2

真正的敬拜

那么,这个撒玛利亚女人代表了每一个渴望学习并愿意接受耶稣所提供的真理的人。当我们继续看这个故事的字面意思时,这个代表就更加明显了。我们已经看到,这个女人愿意接受关于她自己的真理,而没有冒犯的意思。现在她想知道关于敬拜的真相。她早就意识到关于哪里是合适的敬拜场所的冲突--无论是在耶路撒冷的圣殿,还是在撒玛利亚的基利心山。因此,她说:"我们的祖先在这座山上敬拜,而你们犹太人说,在耶路撒冷才是应该敬拜的地方"(4:21).

作为回应,耶稣说:"你们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敬拜父的时候就要到了。你们敬拜你们所不知道的,我们知道我们所敬拜的,因为救恩是属于犹太人的"(4:22).

从精神上理解,"救恩是属于犹太人的 "这句话并不是指一个群体,而是指一个处于犹太教义核心的概念。在整个希伯来经文中,一切都以对一位上帝的崇拜为中心。正如经文所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神,主是独一的。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主你的神" (申命记6:4-5). 那么,救赎就是用我们的全心全意、思想、灵魂和力量来爱主。它是关于做他要求我们做的一切,不是出于恐惧,不是出于责任,不是为了奖励,而是出于爱。所有努力这样做的人,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都会经历 "救赎"。 3

耶稣对 "在哪里 "和 "如何 "进行神圣的敬拜说得很清楚。他说:"真正敬拜的人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天父的时候就要到了,现在也是如此"(4:24). 换句话说,真正的敬拜不一定发生在耶路撒冷的圣殿或撒玛利亚的基利心山。它将发生在人的内心和思想中--"在精神和真理中"。那么,真正的敬拜将发生在个人被神的灵所感动和被神圣的真理所引导的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它将超越时间和空间。耶稣说:"上帝是灵"。"敬拜他的人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 (4:21-24).

耶稣的话对这个撒玛利亚妇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们使人想起关于弥赛亚的教导。她说:"我知道弥赛亚要来,"。她说:"他来的时候,要把一切都告诉我们"(4:25). 当耶路撒冷受过良好教育的宗教领袖们拒绝耶稣时,这个善于接受的撒玛利亚妇女却感觉到了他的特别之处。他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应许的弥赛亚的思考。观察到她的开放性和接受性,耶稣选择向她揭示他的身份。耶稣使用了只有上帝才有的著名短语,以 "我是(Ego eime)"开始他的回答。耶稣说,"我是在对你说话"(4:26).

在这几句话中,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揭示了他自己是期待已久的弥赛亚。

一个实际的应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时被称为 "信息过载的时代 "的时代。似乎有很多关于 "如何快乐"、"如何对抗压力"、"如何找到快乐 "和 "如何放下过去 "的有益建议。我们看视频,读博客,买书,听布道,并交换关于如何找到我们所寻求的幸福、快乐和和平的见解。但只要我们忽视了活水的泉源,我们对真理的渴求就永远不会得到完全满足。当你致力于自己阅读圣经,吸收其中的真理,并将它们应用到你的生活中时,注意这些真理如何在你心中 "升起",或在你需要得到它们的指导时像喷泉一样 "涌现"。

发白的收成

27.这时,门徒来了,惊奇他与一个女人说话;但没有人说,你要找什么?或你与她说什么呢?

28.那妇人就离开水盆,进城去,对人说、

29.来,看一个人,他把我所做的事都告诉我了。他不是基督吗?

30.他们就从城里出来,到他那里去。

31.其间,门徒求他说,拉比,你吃吧。

32.耶稣说,我有食物要吃,是你们不知道的。

33.门徒们就彼此说,有人带他来吃吗?

34.耶稣对他们说,我的食物是叫我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作。

35.你们不是说,还有四个月,庄稼就来了吗?我告诉你们,你们举目观看田地,已经发白,可以收割了。

36.收获的人得了赏赐,收果子得了永生,使种的和收的都欢喜。

37.因为这话是真的,一个人撒种,一个人收割。

38.38. 我打发你去收你未曾劳苦的,别人已经劳苦,你也进入他们的劳苦。

当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交谈时,门徒们一直在叙加城购买食物。当他们回来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耶稣一直在与一个女人进行宗教讨论。然而,据记载,他们中没有一个人问他:"你找什么?"或 "你为什么和她说话?"(4:27).

在故事的这一时刻,撒玛利亚妇人留下了她的水壶,急忙进城去告诉别人她与耶稣的相遇。当她到达城市时,她说:"来,看一个人,他把我所做的一切都告诉了我。"(4:29). 观察她话语的表面之下,就会发现,这个告诉她生活一切的 "人 "就是神圣的真理之言。它不仅告诉我们 "我们曾经做过的所有事情",而且还帮助我们发现我们到底是谁,以及我们可能成为谁。这是我们从阅读、研究和将圣言应用于生活中所得到的真理。它是像喷泉一样在我们体内涌现的真理,提供灵感和方向,可以引导我们进入永恒的生命。

当这个女人在城里为她与耶稣的相遇作证时,门徒们仍然与耶稣在一起,并敦促他吃一些他们买的食物。耶稣回答说:"我有你们不知道的食物要吃"(4:32). 门徒们从字面上理解他,就互相说:"有人给他带东西吃吗?"(4:33). 然后耶稣告诉他们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他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作" (4:34).

就像物质的食物和饮料滋养我们的身体一样,精神的食物,也就是慈善的善,和精神的饮料,也就是信仰的真理,都是维持我们精神生活的必要条件。正如身体不能只靠水生存一样,我们的灵性生命也不能只靠真理来维持。我们所学的真理必须与慈善的生活结合起来。 4

在描述他的食物是遵行天父的旨意时,耶稣正在努力使他的门徒的思想超越物质食物的概念。这类似于他把撒玛利亚妇人的思想提升到物理水的领域之外。属灵的水来自上帝的话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理之泉,涌向永恒的生命。它是一口永远不会枯竭的井。属灵的食物是我们每当按照我们所知道的真理,以爱和慈善的方式对待我们的邻居时所得到的滋养。它起源于主对灵魂救赎的爱。每当我们从爱出发,寻求改善他人的生活时,我们就得到了属天食物的滋养。 5

播种和收割

灵性生活的奇迹之一是,这种学习真理和实践真理的过程几乎可以自发发生。与我们必须先播下种子,然后等待收获的物理花园不同,灵性的播种和收获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它可以是即时的。因此,耶稣说:"你们不是说:'还有四个月,然后才是收成'吗?看哪,我告诉你们,举目望着田地,因为田地已经发白,可以收割了!"!(4:35).

对 "精神收割机 "的回报是丰富而充实的。正如耶稣所说:"收割的人得了工钱,收了果子得了永生,使撒种的人和收割的人都可以一同喜乐。因为这句话是真的,'一个人撒种,一个人收割'。我打发你们去收割你们未曾劳苦的;别人已经劳苦,你们也进入他们的劳苦了"(4:36-37). 在更深的层次上,这指的是在人心中进行的秘密工作。这是神安静的内在工作,他播下真理和善的种子,然后使它们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成长。

播种和收割是时间和空间世界的基本活动。农民在春天播种,然后等待秋收的时候收割。这是一个年度周期,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令人惊讶的是,耶稣说不需要等待四个月的收获。我们现在就可以享受收获。"看,"他说,"田地已经发白,可以收割了。"

这些话不是指物质上的收获,而是指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得到的善良和真理的精神收获。在我们的一生中,主一直忙着在我们身上播种,甚至从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开始了。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些种子一直在发展和成熟。许多仍在进行中,许多今天就可以收获了。每当我们决定按照我们知道的一些真理采取行动时,我们就在收获。每当我们发现自己被孩子的纯真所感动时,我们就在收获。每当我们不计回报地做一些有用的服务时,我们都在收获。每当我们在内心世界中体验到积极的变化时,我们都在收获。正如耶稣所说,"田地已经发白,可以收割了"。 6

一个实际的应用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倾向,认为幸福会在未来某个时间到来。我们可能会说:"当周末到来时,我会很高兴,"或 "当我可以去度假时,我会很高兴,"或 "当我的计划成功时,我会很高兴,"或 "当我退休时,我会很高兴,"或 "我在天堂会很高兴"。耶稣教导我们,我们不需要等待未来。当他说:"举目望着田地。祂提醒我们,幸福不仅在我们周围,也在我们内心。祂一直以来在我们心中播下的种子正在开花结果。我们正在学习在更简单、更美好的事物中寻找快乐。我们正在学习感受他人的喜乐,作为自己的喜乐。我们正在学习对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感到平静和满足。我们正在学习感恩。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 "抬起我们的眼睛"。试一试吧。享受收获。

世界的救主

39.从那城里出来,有许多撒玛利亚人信了他,因为那妇人的话作了见证:他把我所做的一切事都告诉我。

40.因此,撒玛利亚人到他那里去,就恳求他和他们在一起,他就在那里住了两天。

41.又有许多人因他的话信了、

42.又对那妇人说,我们不再因你的话而信,因为我们已经听见他,知道这真是世界的救主,就是基督。

与此同时,撒玛利亚妇人仍在村里向人们讲述她与耶稣的相遇。她被描述为在镇上四处游走,敦促人们来见这个把自己的事情都告诉她的人。"她说:"这可能是基督吗?4:29). 当她这样做时,她遇到了两种不同的反应。许多人立即相信她,仅仅是因为她的见证。她说:"他把我所做的一切都告诉了我," (4:39). 然而,其他人需要更多的证明。因此,他们敦促耶稣和他们在一起。在与耶稣相处了两天之后,他们被说服了。"他们说:"我们现在信了,不是因为你说的话,因为我们亲耳听见了,知道这的确是基督,是世界的救主"(4:39-42).

正如只有上帝播种和收获一样,只有上帝才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改变我们。他确实可以利用人和天使的事工来传递他的信息,就像他利用撒玛利亚妇人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事。但是,最终,亲耳听到神的声音远比别人的见证更有说服力。正如他们对那女人说:"现在我们信了,不是因为你说的话,因为我们亲耳听见了"。

当我们回顾耶稣第一次在雅各井出现后所发生的事件时,我们看到撒玛利亚人对耶稣的接受是非常迅速的。起初,这个撒玛利亚妇女只把他看作是一个停下来喝水的犹太旅行者。很快,她就把他看作是一位先知,然后,她把他看作是弥赛亚。她的同胞撒玛利亚人与耶稣相处了两天,他们甚至更进一步。他们不仅把他看作是弥赛亚,犹太民族的救主,而且也看作是他们的救主。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称他,基督,"世界的救主"。

加利利迦拿的第二个神迹

43.过了两天,他离开那里,出来到加利利。

44.因为耶稣自己见证说,先知在自己的国家没有尊荣。

45.耶稣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看见他在耶路撒冷过节时所做的一切事,就接受了他,因为他们也来过节。

46.后来,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在那里把水酿成酒。有一个贵人,他的儿子在迦百农生病。

47.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地出来,到加利利去,就去求他,求他下来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快要死了。

48.耶稣对他说,你若不看见神迹和奇迹,就不相信。

49.贵人对他说:"主啊,在我的孩子还没有死之前,请下来吧。

50.耶稣对他说,你去吧,你的儿子活着。那人就信了耶稣对他说的话,就去[走]了;

51.正要下来的时候,他的仆人遇见他,报告说:"你的孩子活着。

52.他就问他们说,他是什么时候好起来的。他们说,昨天第七个钟头,他的热病就好了。

53.那父亲就知道,耶稣对他说,你的儿子活着,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自己和他的全家都信了。

54.这又是耶稣离开犹太地到加利利时,所行的第二个神迹。

在撒玛利亚停留两天后,耶稣继续前往加利利。虽然叙述者提醒我们,"先知在自己的国家里没有荣耀"(《圣经》)。4:44), 关于耶稣在迦拿把水变成酒的故事,以及关于他在耶路撒冷节日期间的行动的报道,已经传到了其他城镇和村庄的人那里。其中一个人是迦百农的某个贵族,他去加利利寻求耶稣的帮助。他直接去找耶稣,恳求他到迦百农来,医治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得了热病,处于死亡的边缘。

耶稣对这位贵族说:"你们这些人若不看见神迹奇事,就决不相信"(4:48). 这一直是这本福音书的一贯信息。在信仰的早期阶段,人们往往被神迹和奇迹所感动。但这必须发展成更深的信仰,这种信仰不是基于外在的神迹,而是基于当他们按照信仰所教导的真理生活时,他们内心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7

耶稣关于神迹和奇迹的话并没有吓倒这位贵族。他毫不畏惧地说:"先生,在我的孩子死之前下来吧。4:49). 这位贵族的恳求:"在我的孩子死之前下来吧",让人想起耶稣更大的使命。他从天上 "下来 "是为了医治他的子民,并教导他们能使他们摆脱束缚的真理。在这方面,耶稣所行的每一个神迹都与他治愈我们灵性状况的许多方式相一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答应了贵族的请求,向他保证他的儿子会活着。"走你的路吧,"耶稣说。"你的儿子活着"(4:50).

这个贵族相信耶稣的话,回到迦百农,发现神迹确实发生了。他的儿子从高烧中幸存下来,而且还活着。更神奇的是,他的儿子在 "第七个小时 "就退烧了--也就是耶稣说 "你儿子活着 "的那个小时。结果,"那贵人和他的全家都信了"(4:53).

从字面上看,"七点钟 "的治疗指的是日出后的第七个小时,大约是下午一点钟。然而,更深层的意义是,神圣的数字 "七 "指的是创造的第七天--一个从狂热的追求中休息的日子,一个在主里休息的日子。 8

走出犹太,进入加利利

在这一事件即将结束时,书中写道:"这是耶稣从犹太地出来,进入加利利时所行的第二个神迹" (4:54). 第一个征兆是水变酒;第二个征兆是贵族儿子的痊愈。那么,这两个征兆如果放在一起考虑,并且是一个系列,就代表了我们灵性发展的两个方面:改革和重生。

第一个神迹涉及水变酒,代表了当更深入地看时,字面意义的话语被转化为精神意义的方式。我们不再把圣言的字面意义看作只适用于人和地方,而是开始把它看作是一种灵性的叙述,揭示了关于我们内在生活的神圣真理。这个奇迹是关于人类理解力的改革。

第二个神迹涉及贵族儿子的痊愈,代表了人类意志的再生。在这个奇迹中,在理解力的改革之后,自私的野心的热度被压制,淫欲的火焰被冷却。一个人不再被低级本性的情欲所支配,而是被天上的善的欲望所温柔地引导。一个人不再说:"我的意愿必须得到满足",而是说:"愿主的意愿得到满足"。

这些奇迹,无论是理解力还是意志力的奇迹,都发生在被称为 "加利利的迦拿 "的心灵状态中。在这个简陋的渔村里,人们忙于过好的和有用的生活,对上帝的声音有更大的开放性。在犹太的耶路撒冷却不是这样。因此,正如这段情节的结论所写的那样,耶稣 "离开犹太地,到了加利利"(4:54). 9

Voetnoten:

1圣经》2702:5: “当主与撒玛利亚妇人谈话时,他教导说,真理的教义是从他那里来的;当它是从他那里来的,或者是相同的,从他的话语中来的,它就是涌出永生的水泉;而真理本身就是活水。"又见 启示录的解释 483:12-13: “凡喝撒玛利亚妇人来打的水的人都会再次口渴,但如果喝的是主所赐的水就不会这样。如果一个人喝了主所赐的水,它就会在这个人身上成为一口涌出永生的水井。这就是说,当主赐给他们时,真理中就有了生命....。主所说的'撒玛利亚人'是指那些会从他那里接受神圣的真理的人"。

2天国的秘密4976: “美好的事物渴望着,也渴望着真理"。另见 阿卡纳-库斯提亚8875:3: “每当圣言中提到善时,也会提到真理,因为在圣言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天国的婚姻,也就是善与真理的婚姻。"

3破解啟示錄96: “在圣经中,'犹太人'一词表示所有处于爱的善中的人....。在最深的意义上,'犹太人'指的是爱的好处,因为灵性的意义是从人身上抽象出来的。不知道'犹太人'在圣言中是指那些属于主的天国教会的人......在阅读圣言时可能会陷入许多错误"。另见 详解启示录981: “对主的爱是指对执行他的诫命的爱或感情,因此是指遵守十诫的爱。因为一个人出于爱,或出于感情,遵守和执行这些戒律的比例,与这个人爱主的比例相同。原因是,它们是主与人的关系"。

4圣经》4976:2: “来世没有人靠任何自然的食物或自然的饮料来滋养,只有精神的食物和精神的饮料,精神的食物是善,精神的饮料是真理。这就是为什么在圣言中提到面包或食物时,天使理解为灵性的面包或食物,也就是爱和慈善的善;而提到水或饮料时,他们理解为灵性的水或饮料,也就是信仰的真理。由此可以看出,当信仰的真理没有慈善之善时,它是什么....。这就像没有面包或食物,只有水或饮料提供的营养。众所周知,仅靠水或饮料喂养的人就会消瘦和死亡"。

5天国的秘密5576:6: “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作"。这指的是对人类救赎的神圣之爱"。另见 天国的秘密2838: “天上的食物不是别的,而是爱和慈善,加上信仰的货物和真理。这种食物是主在天上每时每刻赐给天使的,因此是永远的,直到永远。这也是主祷文中所说的'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的意思,也就是说,每时每刻都赐给我们,直到永恒。"

6天国的秘密9295: “ '撒在田里的种子'是指植入善中的信仰真理;'收获'是指它们在商品生产时达到成熟......因为真理只有在善中才是活在人里面。"

7神圣的天意 130: “不可否认的是,奇迹会诱发信仰,它们令人信服地说服人们相信创造奇迹的人所说的和所教的是真的。这种信念完全占据了我们思想的外部过程,以至于它几乎限制和迷惑了它们。然而,这使人们失去了被称为理性和自由的两种能力,从而失去了按照理性自由行动的能力"。另见 天国的秘密10751: “在强迫下灌输的信仰,如奇迹所引起的信仰,是短命的。"

8天国的秘密8893: “当一个人按照秩序的法则被主引领时,就会有平安。这是由 "耶和华在第七日的安息 "所标志的。另见 圣经》8364:4, 6: “在话语中,"灼热 "象征着邪恶的情欲....。由于疾病代表着精神生活中的伤害和邪恶的东西,因此,主所治愈的疾病标志着从各种邪恶和虚假中解放出来,这些邪恶和虚假侵扰着教会和人类,会导致精神死亡。因为神圣的神迹与其他神迹的区别在于,它们涉及到教会和天国的状态,并与之相关。因此,主的神迹主要包括对疾病的医治"。

9启示录的解释 447:5: “外邦人的加利利标志着教会在那些处于生活的美好和接受真理的人中建立,从而处于美好和真理的结合中,并与邪恶和虚假作斗争"。

Van Swedenborgs Werken

 

Apocalypse Explained #981

Bestudeer deze passage

  
/ 1232  
  

981. Verse 8. And the fourth angel poured out his vial upon the sun, signifies the state of the church manifested as to love to God, thus to the Lord. This is evident from the signification of "the angel pouring out his vial," as being the state of the church manifested (as above, n. 969; also from the signification of the "sun," as being love to God, thus to the Lord (See above, n. 401, 412, 422, 525, 527, 708). The "sun" signifies love to God, thus to the Lord, because the Lord appears before the angels in the heavens as a sun, and His appearance as a sun is from the Divine love. For all love in the spiritual world corresponds to fire and flame, and because it corresponds it is manifested representatively by fire and by flame; consequently the Lord's Divine love appears as a sun. This is why the "sun" signifies in the Word the Lord as to love towards all who are in heaven and in the world, and in a reciprocal sense love to the Lord. Love to the Lord means the love or affection of doing His commandments, thus the love of keeping the commandments of the Decalogue. For so far as a man from love or from affection keeps and does these, so far he loves the Lord, and for the reason that these are the Lord with man.

(Continuation: The Sixth Commandment) 1

[2] Thus far five commandments of the Decalogue have been explained. Now follow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sixth commandment, "Thou shalt not commit adultery."

Who at this day can believe that the delight of adultery is hell with man, and that the delight of marriage is heaven with him, consequently so far as man is in the one delight so far he is not in the other, because so far as man is in hell so far he is not in heaven? Who at this day can believe that the love of adultery is the fundamental love of all infernal and diabolical loves, and that the chaste love of marriage is the fundamental love of all heavenly and Divine loves; consequently so far as a man is in the love of adultery so far he is in every evil love, if not in act yet in endeavor; and on the other hand, so far as man is in the chaste love of marriage so far he is in every good love, if not in act yet in endeavor? Who at this day can believe that he who is in the love of adultery believes nothing of the Word, thus nothing of the church, and even in his heart denies God;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at he who is in the chaste love of marriage is in charity and in faith, and in love to God; also that the chastity of marriage makes one with religion, and the lasciviousness of adultery makes one with naturalism?

[3] All this at this day is unknown because the church is at its end, and is devastated as to truth and as to good; and when the church is such, the man of the church, by influx from hell, comes into the persuasion that adulteries are not detestable things and abominations, and thus comes into the belief that marriages and adulteries do not differ in their essence, but only as a matter of order, and ye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li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eaven and hell. That such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ill be seen in what follows. This, then, is why in the Word in its spiritual sense heaven and the church are meant by nuptials and marriages, and hell and the rejection of all things of the church are meant in the Word in its spiritual sense by adulteries and whoredoms.

  
/ 1232  
  
   Bestudeer deze passage
page loading graphic

Thanks to the Swedenborg Foundation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