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使徒
1.祂召了十二个门徒来,赐给他们权柄,使他们能胜过污鬼,赶出污鬼,治好各样的病症。
2.十二个使徒的名字是:第一位是西门,名叫彼得,还有他的兄弟安得烈;第二位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还有他的兄弟约翰;
3.腓力和巴多罗买;多马和公仆马太;亚勒斐的儿子雅各和利比乌,[也]叫他达乌;
4.迦南人西门和出卖他的加略人犹大。
5.耶稣打发这十二个人出去,嘱咐他们说:"你们不可往列国的路上去,撒玛利亚人的城你们也不可进去。
6.你们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
7.你们去的时候,要传道,说天国近了。
8.治病的,洁净痲疯的,叫死人复活,赶鬼的;你们白白地受了,也要白白地给人。
9.不要以金、银、铜为腰带、
10.也不要行装,也不要两件外衣,一双鞋,一根杖;因为作工的人配得他的食物。"
在上一章中,耶稣说 "众人疲乏了,四散奔逃,像羊没有牧人一样"。这些 "众人 "代表着我们纯真的情感和稚嫩的思想,尤其是我们渴望过一种深刻的属灵生活的热切愿望。
起初,当我们还处于灵性发展的早期阶段时,这些思想和情感是杂乱无章的。我们脑海中可能有一些一路走来所拾取的真理片段,但它们并没有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框架。我们可能会时不时地尝试冥想、祷告或每日阅读,但我们没有固定的目标或计划。 1
然而,在我们的灵性发展过程中,总有一天,这些分散的思想和情感必须聚集在一起,加以组织,并按适当的顺序排列,以便在必要时能够迅速召唤出来并加以利用。杂乱无章、时好时坏、随心所欲的灵性将不再适用。
这正是我们在福音书叙事中的处境。宗教领袖们开始公开指责耶稣亵渎神灵,与魔鬼同流合污。越来越明显的是,耶稣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同样,我们的属灵生命也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让主将我们内心所有的良善和真理汇聚在一起--以十二门徒为代表--这样我们才能做好行动的准备。 2
我们说十二门徒 "在我们里面",是因为十二门徒中的每个人都代表着一种基本的精神原则。例如,彼得代表的是信心,约翰代表的是生命之善,也就是所谓的慈善行动。虽然这里不适合深入探讨每个门徒的属灵代表,但应该注意的是,耶稣把他们召集在一起,然后成双成对地打发他们出去,这就开始了召集他们的初步工作。这些 "分散的羊 "即将成为使徒--那些接受了教导,即将把信息传给他人的人。但首先,这些人必须被组织起来。 3
耶稣把门徒们安排成对,然后打发他们出去,说:"不要往外邦人的路上去,也不要进撒玛利亚人的城。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10:5). 从字面上看,这些话似乎是在说,向全世界传播福音的时机尚未到来。因此,耶稣告诉祂的使徒要把他们的传教工作局限于以色列人。
然而,在属灵的意义上,耶稣告诉他的使徒们,他们不应该被外邦人所代表的误导情绪和撒玛利亚人所代表的错误信仰所迷惑。相反,他们应该首先聚集以色列家迷失的羊,聚集与圣经有关的温柔情感和纯真思想。一旦这些思想和情感被收集起来并正确地组织起来,它们就应该服从于每个门徒所代表的更全面的属灵原则。这样,它们就会受到保护,免受即将到来的攻击。 4
他们去的时候要传道,说:"天国近了"(《圣经》第 21 章)。10:7). 耶稣正在教导他们传道的基本技巧。他们要从天国终于来临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开始--这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国度。
一旦宣布天国终于降临,耶稣就会解释使徒们该如何去证明这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事实。耶稣对他们说:"医治病人,洁净痲疯病人,使死人复活,赶鬼。这是接受天国之前必须先做的事。医治各种疾病和赶出各种鬼代表着承认我们的罪,并进行除罪的工作。换句话说,这与悔改有关。这就是施洗约翰和耶稣在本福音书前几章中说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的原因(见《施洗约翰福音书》)。 3:1 和 4:17).
当使徒们开始传道时,要记住的主要一点是,医治的能力和被医治的能力都来自主。正如耶稣所说:"你们白白地受,也要白白地施。10:8). 因此,当他们前去宣讲福音时,至关重要的是他们不能将任何事情归功于自己。无论他们做了什么好事,教导了什么真理,都是主白白赐予的。
换句话说,为了在传教事业中取得成功,使徒们必须完全相信主的大能,完全依靠主的旨意。正如耶稣所说:"腰里不要带金、银、铜,也不要带行装,也不要带两件外衣、凉鞋、杖。因为工人与他的食物是相称的"(《圣经》第 12 章)。10:10). 在精神层面上,金代表爱,银代表真理,铜代表自然之善。这一切都由主提供。只要他们在做主的工作,主就会用他的爱充满他们,用他的真理教导他们,激励他们为他人行善。这将是他们的精神食粮。 5
实际应用
耶稣吩咐祂的使徒 "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以色列家迷失的羊包括我们所学和所爱的经文。它们之所以 "迷失",是因为它们还不是一个连贯整体的一部分,在这个整体中,它们很容易被找回来,并被唤起。在这方面,它们就像拼图一样,还没有在主的宏伟设计或祂为我们的幸福所做的计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它们被正确地组织和安排之前,这些随机的经文将是 "迷途的羔羊"。那么,作为一种实际应用,开始在适当的上下文中看待那些你所熟知和喜爱的经文吧。它们出现在圣经的什么地方?上下文是如何为这段经文增添额外意义的?这样做得越多,你就越容易找回那些心爱的经文,它们在你脑海中的意义也就越大,在你的生活中也就越有力量。
像蛇一样谨慎,像鸽子一样无害
11."你们无论进什么城,住什么村,都要搜出城里配得的人来,留在那里,直到你们出去。
12.进了家门,要问安。
13.如果这房子确实配住,你们就向它请安;如果它不配住,你们就向它请安。
14.如果有人不接待你,不听你的话,你出了那家或那城,就要抖落脚上的尘土。
15.阿们!我告诉你们,在审判的日子,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地比那城更可容忍。
16.看哪,我差遣你们出去,如同羊在狼中间,所以你们要谨慎如蛇,单纯如鸽子。"
正如我们所提到的,十二门徒聚集在一起,代表了神将属灵真理中更普遍的原则聚集在我们身上的方式。这些更普遍的原则可能包括一些教导,如灵界永远存在的现实、遵守十诫的重要性、承认没有上帝我们什么也不能做、有益服务的喜乐、试探作为重生的一部分的必要性,以及相信上帝能从出现的一切事情中带来好处,无论它在当下看起来多么困难。这些都是一些比较普遍的真理,它们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和做其他事情的组织原则。 6
从灵性的角度来说,这种对心灵的整理和安排也被称为把我们的房子整理得井井有条。在圣经中,"房子 "代表人类的心灵--我们思想和情感的居所。理想的情况是,我们的心灵应该充满最博爱的情感和最崇高的思想。正如以赛亚在希伯来经文中对希西家国王说的那样:"把你的家收拾整齐"(《以赛亚书》,希伯来文,第 2 卷,第 1 页)。以赛亚书38:1). 这也是第二十三首诗篇结尾的意思:"我必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篇23:6). 7
一旦我们理解了 "家 "这个字的属灵意义,我们就能从耶稣对使徒们的下一个命令中看到更大的含义。耶稣说:"这户人家若配得,你们的平安就临到他。这意味着,如果有值得的思想或情感出现,我们就被鼓励进入其中,沉浸其中,让它成为我们平安的一部分。但耶稣也补充说:"如果不配,就让你们的平安临到你们身上"(《圣经》第 21 章)。10:13). 换句话说,如果产生了不值得的想法或情绪,我们就不应该进入或沉浸其中。相反,我们应该回到平静的状态。
这就是 "十二使徒 "在我们身上所做的工作。从灵性的角度来看,"十二使徒 "是帮助我们确定应该进入哪些思想和情感、应该避免哪些思想和情感的一般原则。如果某些东西与精神原则不符,我们就不能停留在那里,甚至不能去拜访。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自我关切拒绝接受上帝话语中的明确教导,我们就应该立即从这种思想状态中退出。用圣经的话说,我们应该像抖落脚上的灰尘一样 "抖落 "它。换句话说,我们不应该让低级的本性阻碍我们接受真理。我们应该彻底摆脱这种状态,就像抖落脚上的灰尘一样。正如耶稣所说:"凡不接待你们,也不听你们话的,你们离开那家那城的时候,要抖落你们脚上的尘土"(《圣经》第 21 章)。10:14).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平静地安心生活,相信真理的力量会指引和保护我们。然而,有时也会出现异议--对我们所知的最基本真理的怀疑。但我们不必担心。如果这些反对意见中没有善意或真理,它们对我们就没有力量。它们就像我们鞋子上的灰尘,在我们继续前行时很容易被拂去。 8
如果使徒们遭到拒绝或谴责,他们不必担心。如果他们受到他们所要帮助的人的批评和审判,他们也不必担心。这是因为那些拒绝他们的人根本不是在拒绝他们。更深层次地说,他们是在拒绝耶稣,拒绝来拯救他们的真理。正如耶稣所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在审判的日子,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地比那城更可容忍。10:15).
从属灵的意义上讲,所多玛和蛾摩拉的人代表了那些身处罪恶之中却不自知的人。相比之下,"城 "里的人代表那些知道真理却不按真理生活的人。因此,耶稣的意思是,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无论多么可悲,都比那些在 "城 "里的人的罪--也就是那些应该知道得更好的人的罪--更可容忍。 9
狼群中的羊
对于使徒们来说,前面的路并不好走。正如耶稣所说:"看哪,我差遣你们去,如同羊在狼中间。10:16). 在这段经文中,耶稣说的并不是字面上的狼。更深层次地说,耶稣所说的 "狼 "是指邪恶的欲望和错误的信念,它们会竭力吞噬我们美好的欲望和崇高的理想。在前进的每一步中,我们低级本性中的狼都会崛起,威胁着要反对和吞噬我们一切美好和真实的东西。
因此,我们必须 "像鸽子一样无害",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必须是非暴力的;但我们也必须 "像蛇一样谨慎",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非常小心地对待我们的情感和思想。虽然 "慎如蛇 "有时被翻译成 "像蛇一样聪明",但这段经文中使用的希腊文是phronimoi[φρόνιμοι] ,意思是 "警惕"、"谨慎 "和 "慎重"。警惕或谨慎的蛇知道何时躲藏,何时保护自己。 10
此外,蛇的头部两侧都有眼睛。同样,当我们身处危险境地时,我们需要保持谨慎小心,拥有 360 度的灵性视野。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警惕邪恶的欲望和错误的想法,尤其是那些掠夺性的冲动,它们可能会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思想,而不被我们察觉。每当这些心灵捕食者四处嗅探时,我们必须像鸽子一样,能够轻轻地展翅高飞,超越它们。 11
实际应用
当耶稣说 "要像蛇一样谨慎 "时,祂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在恐惧和多疑的状态下到处走动,不信任别人,怀疑他们的动机。这种态度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变成一种非理性的偏执状态,我们会看到每个角落都有问题,每个提议背后都有骗局,每笔交易背后都有骗子。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谨慎对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慎重的同时,你也应该愿意给别人以怀疑。如果你有轻蔑、谴责或不屑的想法,首先要努力看到他人的优点和真情实感。"要像蛇一样谨慎,像鸽子一样无害"。 12
"不要为你要说的话而忧虑
17."你们要提防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在会堂里鞭打你们。
18.你们要因我被领到官长和君王面前,为他们和列国作见证。
19.他们把你们交给他们的时候,你们不要忧虑要怎样讲,讲什么,因为你们要讲什么,到那时候就赐给你们了。
20.因为在你们心里说话的,不是你们自己,乃是你们父的灵。
在使徒们为他们的使命做准备的时候,耶稣告诉他们 "要提防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在会堂里鞭打你们"(《使徒行传》)。10:17).
从字面意义上讲,耶稣是在警告门徒们,当他们前去传递祂的信息时,将会遇到阻力。他们将被送交公会,在那里他们会被认定有罪、受到虐待和鞭打。
更深层次地说,耶稣告诫门徒要提防把他们交给公会的人,指的是我们自己心中的一类地狱之灵。这些地狱之灵利用世俗的知识不是为了巩固信仰,而是为了摧毁信仰。他们利用基于世俗和科学研究的巧妙推理,扭曲和歪曲属灵真理。他们仅凭感官的证据进行狡猾的推理,竭力把善说成恶,把真说成假。 13
在这方面,耶稣的教训不仅仅是给即将出去面对逼迫的门徒的。它也是给我们所有人的,因为我们在学习了真理之后,将面临内心的逼迫。就像耶稣时代的宗教领袖攻击和迫害耶稣一样,地狱般的影响也会攻击从上帝而来的美好情感和真实思想。
从字面上看,耶稣确实在警告祂的使徒们,他们将受到考验、交付公会和鞭打。同时,这一预言也是对我们每个人都将受到的内部攻击的永恒警告。我们也将被 "交付公会"。这是一个必要的警告。耶稣让他的使徒们知道,他们将面临逆境。
同时,耶稣也给了使徒们指导和鼓励。他说:"当他们把你们交给他们的时候,你们不要忧虑怎样讲,讲什么。因为到那时候,该说什么,你们就说什么,因为不是你们说,乃是你们父的灵借着你们说。10:19-20).
在福音书的叙述中,每次提到 "天父 "时,都同时提到了耶稣内在的神圣之爱,也就是耶稣的灵魂。天父的确是 "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但只是就爱、智慧和有用的服务这三位一体而言。这三个要素合在一起,构成了上帝的本体。父 "是神圣的爱,即灵魂。圣子 "是神圣的智慧,即身体。而 "圣灵 "则是神圣的影响力,在有用的服务中发挥出来。就像每个人都有灵魂、身体和影响力一样,主也是如此,但程度要大得多。 14
就这本福音书的连续内在意义而言,重要的是要回顾上一集中的最后一个奇迹:一个哑巴获得了说话的恩赐。我们也将获得说话的天赋。我们将从爱中说话,因为这就是 "你们父的灵在你们心里说话 "这句话的含义。一旦我们清楚这一点,单单信靠主,我们就不必担心我们会说什么。上帝会赐给我们要说的话。
实际应用
我们时常会发现自己处于受到言语攻击的境地。也许一个巧舌如簧的人暂时用精明的推理胜过了我们。由于无法反驳对方对真理的篡改和对现实的歪曲,我们可能会感到语塞,说不出话来,暂时无法提出反驳。尽管我们知道善正在变成恶,真理正在变成谬误,但我们还是会被这种微妙的争论弄得不知所措。我们可能还会感到无能和疑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么,作为实际应用,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无论是外部对话还是内部对话,都要与主保持联系。记住主鼓舞人心的应许:"他们把你交出来的时候,你不要忧虑怎样说,说什么。因为到那时候,你该说什么,他们必赐给你,因为不是你说,乃是你父的灵借着你说。10:19-20). 求主平息你内心的疑惑,并赐给你话语。
"不要惧怕那些杀害身体的人
21.弟兄要把兄长交出,父亲要把儿女交出;儿女要起来攻击父母,把他们处死。
22.你们必因我的名被众人恨恶,但那忍耐到底的,必得救。
23.他们在这城里逼迫你们,你们就逃到别城去;因为阿们,我告诉你们,人子降临以前,以色列的城你们必没有攻完。
24.门徒不在师傅之上,仆人也不在主人之上。
25.门徒作他的师傅,仆人作他的主人,这就够了。他们既称家主为别西卜,何况是他的家人呢?
26.所以不要怕他们,因为没有什么是遮盖不住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告人的。
27.我在暗中对你们所说的话,你们要在光明中说;你们在耳中所听见的,要在房顶上传扬。
28.不要怕那些杀身体,却不能杀灵魂的人;倒要怕那能在地狱里消灭灵魂和身体的。
在耶稣继续为使徒们的第一次传教之旅做准备时,他告诉他们,世界的状况会越来越糟。耶稣是这样说的"弟兄要把兄长交出去杀死,父亲要把孩子交出去杀死,儿女要起来反对父母,把他们杀死"(《圣经》第 12 章)。10:21).
这些家庭争斗指的是当虚假对抗真实、邪恶对抗善良时,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冲突。兄弟阋于墙"、"父子相争"、"儿女对父母 "等词语代表了这种内在精神力量的冲突。当这些家庭术语以这种方式搭配在一起时,描绘的是一个兄弟代表虚假或邪恶的原则,而另一个兄弟则代表善良或真理的原则。父亲反对孩子和孩子反对父母的情况也类似。 15
当这个世界正迅速陷入越来越黑暗的虚假和邪恶之中时,代表着所有善良和真理原则的使徒们受到轻视是可以理解的。正如耶稣所说:"你们要因我的名被众人恨恶"(《马太福音》,第一章,第 3 节)。10:22).
从字面上看,这对使徒们来说肯定很难接受。毕竟,受到人们的尊敬是人之常情。相反,"被众人憎恨 "也不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耶稣马上用鼓励的话安慰使徒们:"忍耐到底的,必得救"(《马太福音》,第一章,第 3 节)。10:22).
这些话提醒我们,救赎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我们坚持自己的信仰,特别是在我们的信仰受到攻击的时候产生的。这不仅仅是在与他人的辩论中捍卫自己信仰的能力。这固然重要,但当虚假崛起摧毁我们对真理的信仰时,当邪恶崛起粉碎我们行善的愿望时,我们内心的斗争更大。当我们坚强地抵御这些力量时,就会加深我们的信仰,坚定我们追随主的决心。
这样,当我们依靠上帝,坚守真善美,特别是抵御邪恶和虚假的攻击时,我们就会体验到 "忍耐到底的必得救 "这句话中所包含的应许。关于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时的记载是:"他们(以色列人)越受苦,就越繁衍壮大。出埃及记1:12). 16
门徒不能凌驾于老师之上
当耶稣继续谈到使徒们将面临的迫害时,他对他们说:"他们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别的城里去。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子未到,你们到不了以色列的全城。10:23). 耶稣接着补充道:"门徒不能高过师父,仆人不能高过主人。门徒作他的师傅,仆人作他的主人,这就够了。他们既称这房子的主人为别西卜,何况称他家里的人呢?10:24-25).
简而言之,耶稣告诉他的使徒们,当宗教领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时,不要感到惊讶。毕竟,门徒不能凌驾于老师之上,仆人也不能凌驾于主人之上。如果他们认定耶稣是被邪灵的首领--一个名叫别西卜的撒旦--带领的,那么他们肯定会得出结论,使徒们也是被邪灵带领的。
然而,尽管有许多迫害者,使徒们不应该害怕。"耶稣说:"不要怕他们,因为没有什么是遮盖不住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告人的。10:26).
这些话与永生有关。在自然生活中,我们有可能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在来世,我们将不再有任何隐藏。我们的所思所想都将公之于众。那些假装是绵羊,实则是披着羊皮的狼的邪灵,将无法继续伪善下去。他们再也不能欺骗我们了。在主真理的光照下,他们的邪恶意图将暴露无遗。正如经上所写,"没有什么是遮盖不住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告人的"。 17
在来世,耶稣教诲中包含的更深层次的真理,包括比喻和 "暗语",也将被揭示出来。在那里,在天堂的光芒下,一切都将变得如此清晰、如此美妙,以至于我们会被感动,在房顶上宣扬这些真理。经上说:"我在黑暗里对你们所说的话,你们要在光明里说;你们在耳中所听见的,要在房顶上传扬。10:26-27).
我们也不需要等到另一个生命来传扬耶稣启示给我们的真理--即使这意味着有些人会憎恨和鄙视我们,有些人会想要置我们于死地。尽管有人反对,我们还是要像早期的使徒一样,勇敢无畏地宣讲我们所理解的真理,因为我们知道死亡无法触及我们不朽的灵魂。因此,耶稣对他的使徒们说:"不要怕那些杀身体,却不能杀灵魂的人;反倒要怕那能在地狱里毁灭灵魂和身体的人"(《圣经》第 6 章)。10:28).
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这些话似乎表明我们应该惧怕上帝,因为上帝会把我们打入地狱,摧毁我们的灵魂。但事实是,上帝爱我们,不会把任何人送入地狱。谚语中的 "地狱之火 "只不过是自私野心燃烧的情欲、仇恨的不灭之火和地狱般渴望的狂热火焰。我们去那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自由的,没有丝毫的强迫。因此,上帝将任何人打入地狱只是一种表象。 18
虽然对地狱的恐惧可以作为我们重生之初的重要动力,但对天堂的爱可以逐渐取代这种恐惧。我们可以拥有所谓的 "圣洁的恐惧",而不是对地狱的恐惧。这是指对违背主的诫命或对邻居的任何行为甚至想法的恐惧。因此,爱主,因爱而遵守诫命,因真正关心邻舍的福祉而善待邻舍,这就是在世上也能过上天堂的生活。 19
"你比许多麻雀更有价值
29.两只麻雀岂不是卖一钱吗?若没有你们的父,一只也不能落在地上。
30.你们连头发也都数过了。
31.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更有价值。
在一系列可怕的警告之后,耶稣再次向他的使徒们发出了安慰的话语。他说:"两只麻雀岂不是卖一文钱吗?没有你们父的许可,一只也不能落在地上。连你们的头发也都数过了。所以不要怕,你们比许多麻雀更有价值。10:29-31).
实质上,耶稣是在告诉门徒,他们对上帝的信任应该超越他们可能有的任何恐惧。虽然人们可能认为麻雀没有什么价值,但上帝仍然眷顾它们。然而,耶稣对我们每个人说:"你们比许多麻雀更有价值"。 20
更深层次地说,麻雀和《圣经》中提到的所有鸟类一样,象征着思想。正如鸟儿可以从一个物体飞到另一个物体,我们的思想也可以从一个话题飞到另一个话题。就像鸟儿可以翱翔到很高的地方,以便 "鸟瞰 "脚下的风景,我们的思想也可以超越当前的环境,从而看到更广阔的前景。在这种情况下,看似微不足道的麻雀象征着我们最微不足道的想法。然而,主会注意并关心这些。即使是最短暂的想法,对上帝来说也是重要的。 21
耶稣接着说:"连你们的头发都数过了"。耶稣再次向门徒保证,他们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上帝知道他们的一切,非常关心他们,以至于他们的每一根头发都被数过。
从属灵的意义上讲,"你们的头发都数过了 "指的是我们重生的完美秩序。无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对我们有利与否,都可以用来促进我们的灵性进步和发展。希伯来经文中写道:"善人的脚步是由主....。他虽然跌倒,也不至于完全被打倒,因为耶和华用他刚强的右手扶持他"(《圣经》第 6 章)。诗篇37:23-24). 22
耶稣接着说:"不要怕,你们比许多麻雀更有价值"。这是耶稣在短短六节经文中第三次重复 "不要怕 "的告诫。很明显,耶稣希望使徒们在向他人宣讲祂的信息时要勇敢无畏。而他们获得这种勇气的唯一途径就是完全信靠上帝。
实际应用
有时,有人教导我们必须鼓起勇气或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战胜恐惧,迎接挑战。但真正的勇气和信心不是来自对自己的信任,而是来自对上帝的信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请记住上帝与你同在,甚至在你的每一个想法和每一步行动中。将自己交托给上帝,知道祂总是引领你走向美好的结局,你就能勇往直前,迎接每一天带来的挑战。牢记耶稣的话:"你们比许多麻雀更有价值","你们的头发都数过了"。爱你、珍视你、重视你的主在你可能面临的每一个挑战中都与你同在。因此,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充满信心,对上帝充满信心。 23
"我来不是要带和平,而是要带刀剑
32.所以,凡在人面前称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要称他。
33.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
34.不要以为我来,是要在地上施平安;我来,不是要施平安,乃是要施刀剑。
35.因为我来,是要叫人与父亲相争,女儿与母亲相争,媳妇与婆婆相争。
36.这人的仇敌,必是自己家里的人。
37.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
38.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
39.得着灵魂的,必丧掉灵魂;为我丧掉灵魂的,必得着灵魂。
40.接待你们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差我来者。
41.以先知的名义接受先知的,必得先知的赏赐;以公义人的名义接受公义人的,必得公义人的赏赐。
42.凡奉门徒的名,把一杯冷[水]给这小的喝的,阿们,我告诉你们,他必不失掉他的赏赐。"
当耶稣继续教导他的使徒时,他更加具体地说明了这次传教之旅将包含的内容。首先,使徒们必须非常坦诚地表明他们对耶稣的信仰。"耶稣说:"凡在人面前称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要称他。10:32).
从字面上理解,这意味着耶稣是我们与天父之间完美的中间人。作为神圣的中间人,耶稣不仅会带走我们的罪孽,还会使我们与天父和好,从而保护我们免于上帝的愤怒和复仇的正义。对有些人来说,这意味着耶稣已经承担了我们应得的惩罚,从而使我们免于神的定罪。 24
虽然字面意思似乎表明这确实是耶稣的角色,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些话。耶稣传授的真理是我们神圣的中保。在按照这一真理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进入了善的生活,即慈善服务的生活。在这方面,耶稣并没有保护我们免受上帝的愤怒。相反,他将我们与上帝的爱联系在一起。这种爱从亘古以来就存在于耶稣的内心,被称为 "天父"。 25
然而,如果我们不在人前承认我们对耶稣的信仰,耶稣说:"我要在我在天上的父面前不认他"(《马太福音》第 6 章)。10:33). 这似乎又是字面意思的延续--意思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勇气宣布我们对耶稣的信仰,耶稣就会拒绝充当我们与天父之间的中间人。结果,我们将暴露在天父的愤怒之下,经历我们应得的谴责。
然而,当我们明白只有一位上帝时,我们就会明白,耶稣所说的并不是与一位愤怒的报应正义的上帝和好。相反,耶稣再次谈到了我们如何通过按照诫命过美好的生活,或多或少地与上帝的爱结合。这就是我们接受或否认上帝的方式。在这种方法中,上帝不再被视为愤怒和复仇者。祂只是让我们选择接受或拒绝祂。 26
然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培养辨别善与恶、真与假的能力。在圣经中,这种敏锐的辨别能力被称为 "剑"。正如耶稣所说,"我来不是要带和平,乃是要带刀来"(《圣经》第 21 章)。10:34).
这就是真理之剑。这把剑不仅能抵御虚假,还能做出我们灵性成长所必需的精细辨别。在这里,耶稣又回到了他之前所说的弟兄反目、父亲反目、子女反目和父母反目。虽然关于宗教和上帝本质的分歧确实会分裂一个家庭,但耶稣使用的语言要强烈得多。他说:"我来,是要叫人与父亲相争,女儿与母亲相争,媳妇与婆婆相争。人的仇敌必是自己家里的人。10:35-36).
这些话铿锵有力。它们促使我们思考耶稣使命的本质,以及他现在为门徒描述的使命。人们正确地认为,耶稣是来带来和平,而不是分裂;带来和谐,而不是不和;带来合一,而不是分离。毕竟,祂被称为 "和平之君"(《马太福音》第 6 章)。以赛亚书9:6). 然而,如果我们从字面上理解耶稣所说的 "不是带来和平,而是带来一把剑",我们就会陷入似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耶稣怎样才能既带来和解又带来分离,既带来和平又带来冲突,既带来统一又带来分裂呢?
这个悖论是可以调和的,但前提是我们必须透过表象,看到耶稣在更深层次上所说的话。正如我们所提到的,耶稣带来的剑是一把属灵的剑。它不是一把割肉杀人的剑,而是一把真理之剑。它是一把磨得锋利的剑,旨在保护我们抵御来自内心的邪恶和虚假。这就是耶稣所说的 "人的仇敌必是自己家里的人"(《圣经》第 21 章)。10:36).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 "家庭敌人 "不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或亲戚。相反,这些属灵术语代表着每一种自私的倾向和错误的想法,它们会兴起来破坏我们按照耶稣的教导过新生活的愿望。
例如,耶稣在下一节经文中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10:37), 他说的不是我们的亲生父母。更深层次地说,耶稣说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邪恶和虚假的倾向,"父亲和母亲 "就是这种倾向的代表。他们是我们自己家庭的敌人。如果我们爱这些与生俱来的虚假和邪恶的倾向胜过爱上帝,我们就还没有真正接受上帝新的真理和爱的愿望。
同样,当耶稣说:"爱子或爱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第 6 章)时,我们也是如此。10:37), 他说的不是我们亲生的孩子。相反,祂说的是邪恶和虚假的堕落后代。耶稣再次用圣经的语言描述了邪恶的欲望和邪恶的行为如何催生出更多邪恶的思想和行为。祂在描述错误的想法如何产生更多错误的想法,就像一个谎言必须得到更多谎言的支持。 27
当然,最重要的是,爱上帝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甚至比我们对父亲、母亲、儿子和女儿的爱更重要。从字面上看,耶稣只是在说,我们应该爱上帝胜过一切,甚至父亲和母亲。同样,当耶稣说我们应该爱祂胜过爱我们的儿女时,祂也是在说我们应该爱上帝胜过一切。
然而,我们必须明白,耶稣并不是在谈论给家庭带来不和与分裂。祂也不是鼓励我们把父母和子女视为争夺祂的注意力的对手或敌人。在属灵的现实中,我们自己 "家庭 "中的敌人是企图侵入我们心灵的私欲和错误观念。为了抵御它们,我们需要从主的话语中学习真理,从而获得敏锐的洞察力。这是我们的 "剑"。我们用得越多,它就越锋利。 28
背起你的十字架
耶稣一直在谈论怎样才能配得上祂。爱父母胜过爱祂的人,"不配作祂的门徒"。同样,爱儿子或女儿胜过爱祂的人,"也不配得祂"。
耶稣现在说:"不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10:38). 他还说:"寻回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寻回生命"(《马太福音》第 6 章)。10:39). 背起你的十字架 "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对有些人来说,这意味着要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那样,甘愿受难。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意味着要勇敢地承受我们可能受到的任何限制,毫无怨言。
但它也可能意味着愿意向自我死。在这方面,背起我们的十字架,跟随耶稣,就是呼召我们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求,从而更好地爱他人,更好地为他人服务。这是在呼召我们跟随祂,祂向我们指明了为他人而不是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即使这意味着要为自私自利而死。
正因如此,耶稣说:"寻回生命的,必丧掉生命;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寻回生命"。如果我们只为这个世界和自己而活,我们可能会找到暂时的快乐。但到头来,我们会失去一切,因为世上的东西都会灭亡。然而,如果我们为他人而活,为上帝而活,甘愿放弃低级的快乐,以换取高级的享受,那么失去私欲就会得到永生。这是因为更高的快乐,包括对上帝至高无上的爱和不计回报地为邻人服务的爱,是永恒的。 29
耶稣要求他的使徒们放弃一切,甚至放弃生命,以便忠心地跟随他,耶稣在揭示他的神圣身份方面又迈出了一步。在这一点上,耶稣不仅首次揭示了祂是由天父差来的,而且还揭示了接受祂的人就是接受天父。正如耶稣所说:"接待你们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来者"(《马太福音》,第 21 章)。10:40).
在更深的层次上,耶稣是在说,谁接受了门徒们所教导的真理,谁也就接受了耶稣所教导的真理;当谁按照这个真理生活时,这个人也就接受了真理中的爱。这就是同时接受天父--即 "差我来者"--的含义。
到目前为止,这是对耶稣神圣身份最大胆的宣告。他的话语加起来是这样的凡接受我的,就是接受上帝。当然,耶稣正在逐渐揭示他的神性。
一杯冷水
本章的最后一句话是对门徒的鼓励。耶稣说:"凡奉门徒的名,给这小的人一杯冷水喝的,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他决不会失掉他的赏赐。10:42).
在这些话中,耶稣向祂的门徒保证,即使是 "一杯凉水 "所代表的分享真理的最小努力,或者即使是在简单的善举中体现真理的最小努力,无论多么微小,都会得到回报--只要是 "以门徒的名义 "所做的。我们的成就有多小或有多大并不重要。哪怕是 "一杯凉水",只要本着正确的精神去做,就足够了。
这是耶稣差遣他的使徒去传福音时,委托他们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些结束语的简洁性与耶稣在开始时提到的更崇高的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耶稣告诉使徒们要 "医治病人,洁净麻风病人,使死人复活,赶鬼"。现在,在这个结论中,耶稣似乎在说,只要以门徒的名义给一个小孩子一杯凉水就足够了。
然而,当我们考虑这意味着什么时,这最后的服务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使徒们使命的顶点。从灵性上讲,一旦病人得到医治,麻风病人得到洁净,死人复活,魔鬼被赶出,我们就可以学习了。在这方面,我们每个人心中的 "幼小 "都代表着愿意接受教导。这是我们内心纯真的地方,渴望知道什么是真的,以便我们可以行善。那么,以门徒的名义送上的一杯冷水,就是与那些渴求精神指引并愿意学习的人分享真理。 30
耶稣的委托是为了激励和鼓励祂的门徒。耶稣知道他们即将面临迫害,因此向他们保证,无论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无论大小,只要本着正确的精神去做,就会得到上天的祝福--内心的平安和无限的喜乐。这就是耶稣所说的 "凡奉门徒的名,给这些小弟子中一个喝凉水的,他的赏赐必不丧失"(《圣经》第 21 章)。10:42).
实际应用
在一天当中,有很多机会可以 "以门徒的名义给人一杯冷水"。一句发自内心的、体现真理的亲切话语,可以像一杯凉水一样沁人心脾。教育者如果超越学业,教导学生分享的价值、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对同学的尊重,就是在给学生 "一杯冷水"。无论何时,只要是以他人的精神福祉为出发点,就是 "以弟子的名义"。同样,每当我们以纯真的心去教导那些纯真的人时,我们就是在 "以弟子的名义 "进行教导。那么,作为实际应用,寻找机会提升他人。这可以很简单,比如在市场排队结账时说一句感谢的话,或者寄一张手写的感谢信,或者打开一扇门,或者给人一个微笑。只要在这些简单的善举中体现了你所知道的真理,你就会给他人泼了一盆冷水--也许还能在世俗目标的狂热追求中提供片刻的清凉。 31
脚注:
1. 真正的基督教信仰283: “十诫是 Word.... 中最重要的东西简而言之,它们包含了宗教的所有要素,规定了上帝与人的联系,以及人与上帝的联系"。
2. 希腊文 apóstolos [ἀπόστολος] 的意思是 "被差遣的人 "或 "信使"。当我们接受主的教导时,我们是 "门徒";当我们被派去向他人传递主的信息时,我们是 "使徒"。请看 属天的奥秘10490: “成为主的门徒,就是被主而不是被自己所引导,从而被来自主的美好和真理所引导,而不是被来自自己的邪恶和虚假所引导"。还有 揭秘启示录79: “'使徒'一词指的是所有教导教会的品德和真理的人,从抽象意义上讲,这个词指的是教义的品德和真理"。
3. 揭秘启示录17: “约翰代表生活的美好,彼得代表信仰的真理"。另请参见 详解启示录821: “十二使徒就像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代表着一切真理和善的事物。此外,彼得、雅各和约翰依次代表信心、仁爱和仁爱的行为。因此,当他们在一起时,他们代表的是一体。之所以说'合而为一',是因为没有仁爱的信仰是不存在的;没有行为的仁爱也是不存在的"。
4. 属天的奥秘4169: “他们不应该去的'外邦人',是指那些在罪恶中的人。撒玛利亚人的城邑'指的是那些在虚假中的人,而'羊'指的是那些在美好中的人"。
5. AE 242:22 “耶稣对他差遣去传福音的门徒说,他们的钱包里不能有金、银、铜。这表示他们不应该从自己那里得到任何好东西和真理,而只能从主那里得到,所有的东西都会白白地赐给他们。'金子'意味着爱的好处"。另请参见 AE 827:6: “金和银,表示从圣言中获得的善和真理的知识"。另请参见 天堂与地狱115: “在《圣经》中,'金'表示天赐之物......'银'表示精神之物......'铜'表示自然之物。
6. 详解启示录904: “按照神的旨意,一般的东西在前,以便将特殊的东西引入其中,正确地排列,使之同质,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7. 属天的奥秘7353: “古人把人的思想比作房子,把人内心的事物比作房间。人的心灵的确如此;因为其中的事物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房子被分成房间一样;中间的事物就像最里面的部分;两边的事物就像外面的部分,这些被比作庭院;外面的事物与里面的部分相连,被比作门廊"。
8. 属天的奥秘3148: “旅行和旅行表示与教导有关的事,进而表示生活....。在属灵的意义上,任何附着并玷污房屋,即个人的污秽[都应抖落]。这一点从门徒们要抖落脚上的尘土,如果城市或房屋得不到平安就可以看出"。
9. AC 7418:2: “所多玛和蛾摩拉 "指的是那些生活邪恶,但对主和道一无所知,因此不能接受的人。由此可见,这里指的不是不接受门徒的房屋或城市,而是指那些在教会中没有过信仰生活的人。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整个城市不可能因为没有接受门徒并立即承认他们所宣讲的新教义而被诅咒"。
10. DP 210:2: “如果你希望得到天意的指引,就应该像忠实地分配主人物品的仆人和管家一样谨慎行事"。
11. 属天的奥秘197 “对最早的人来说,'蛇'意味着谨慎,以免受到邪恶的伤害"。
12. AE 195:13: “披着羊皮的假先知,内里却是贪婪的狼 "这句话描述的是那些把假话当作真理来教导的人。他们表面上过着有道德的生活。但当他们独自一人,从精神上思考时,他们只考虑自己和世界上的事,急切地剥夺他人的真理"。另请参见 属天的奥秘1079: “仁慈的人几乎看不到别人的恶,却能观察到他们的一切善行和真理,并对邪恶和虚假的东西做出善意的解释。这就是所有的天使,他们从主那里得到的,主使一切恶变为善"。
13. 属天的奥秘8628: “有些人认为,智慧是由那些只属于记忆的东西构成的,比如语言、文学界知道的历史、实验中知道的事实、技术术语,特别是哲学术语,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由于他们认为这些东西本身就是智慧,所以他们没有把这些知识作为获得智慧的手段。此外,由于这些灵魂没有把有组织的知识作为发展自身真正理性的手段,所以他们在来世几乎没有感知....。他们用自己的知识诋毁信仰,完全摧毁了自己的理解力。他们就像猫头鹰一样,在浓重的黑暗中视而不见,视虚假为真实,视邪恶为善良"。另请参见 属天的奥秘195: “人体内的感性之物之所以被称为 "蛇",是因为蛇的生活环境接近大地,而感性之物就是身体旁边的东西。因此,关于信仰奥秘的推理,即基于感官证据的推理,被称为'蛇毒',以这种方式推理的人被称为'蛇'。'因为这种人的推理主要是从感官证据出发,也就是从可见的事物(如世俗的、身体的、世俗的和自然的事物)出发,所以说'蛇比田野里的野兽更狡猾'"。
14. 属天的奥秘10265: “被称为父的神爱存在于被称为子的主的神人[耶稣基督]之中"。另请参见 真正的基督教信仰167: “圣灵是从主(耶稣基督)从父而出的神灵",这就好比一个人有内在的灵魂、可见的躯体和对他人的影响。同样,圣父、圣子和圣灵不是三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位上帝的三个方面。参见 论亚他那修信经4: “圣父代表神性本身,圣子代表神性,圣灵代表神性的产生"。
15. AC 3703:23: “ 圣经》中写道:'弟兄要把兄长交出去杀死,父亲要把儿女交出去杀死,儿女要起来反对父母,把他们杀死'....。这就是邪恶起来反对真理,虚假起来反对善良"。
16. AC 3488:7: “'忍耐到底的人'指的是不允许自己误入歧途,因此在诱惑面前不屈服的人"。另请参见 AC 6663:2: “大多数从世间来的灵魂,在他们升入天堂与天堂的社会结合之前,都过着遵从主的诫命的生活,他们被与他们有关的邪恶和虚假所侵扰,目的是为了消除邪恶和虚假。这是因为他们在肉体生命中沾染的杂质与天堂格格不入。他们沉浸在罪恶和虚假中,因而受到侵扰;当他们沉浸在罪恶和虚假中时,那些身陷同样罪恶和虚假的灵魂就会出现,并千方百计地引导他们远离真理和善....。当这样做的时候,不仅以前植入的真理和良善得到了加强,而且还注入了更多的真理和良善;这是每一场属灵战斗的结果,战斗者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从这些可以看出,真理的成长是根据侵袭而来的,这就是'它们怎样受苦,就怎样繁殖生长'的意思。
17. AC 7795:2: “人们认为,人[在死亡时]要么立即被定罪,要么立即得到救赎,而这是不需要经过任何过程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来世],正义在那里掌权,人们不会被定罪,除非他们自己知道,并且内心确信,他们是邪恶的,他们根本不可能上天堂。根据主.... 的说法,他们自己的罪恶也是公开的'没有什么是不被揭露的'"。
18. 属天的奥秘5071: “他们将进入的永恒之火不是物质之火,也不是受折磨的良心,而是对邪恶的渴望。因为人的这种渴求是精神之火,在人的一生中吞噬他们,在来世折磨他们。由于这些火焰在他们体内燃烧,地狱的居民用可怕的方法互相折磨"。 天堂与地狱570: “无极之火是以爱自己和爱世界为起源的欲望和快乐。从这些爱中产生的罪恶是对他人的蔑视、对不喜欢他们的人的敌意和敌视、嫉妒、仇恨和报复,以及从这些爱中产生的凶狠和残忍....。这些邪恶不断地毁灭和谋杀他们视为敌人的人,并对他们充满仇恨和报复,因此,他们一生的乐趣就是毁灭和杀戮,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就会去做坏事,去伤害,去施暴。这些就是《圣经》中'火'的含义,它涉及恶人和地狱"。
19. AC 2826:13: “敬拜中的 "敬畏上帝 "要么来自恐惧,要么来自信仰,要么来自爱。但敬拜中的敬畏越多,信仰就越少,爱也越少。另一方面,敬拜中的信仰越多,尤其是爱越多,敬畏就越少....。圣洁的恐惧与其说是对地狱和诅咒的恐惧,不如说是对违背主和邻舍的任何行为或想法的恐惧,从而对爱的善和信仰的真理的任何行为或想法的恐惧"。另见 属天的奥秘10715: “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真实事物的信仰或信念构成了天堂生活。另一方面,对邪恶的热爱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虚假事物的信仰构成了地狱生活"。
20. AC 5122:3: “在重生的人身上,[精神生活]的所有进步和发展都是永无止境的,从他们的婴儿时期一直延伸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结束,直到永恒....。人们
人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主却完全知道这一切,并且每时每刻都在提供。如果他稍有松懈,所有的发展都会中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会产生一系列影响永恒的后果。神的预见和旨意存在于每一个细节中,即使是最微小的细节。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只是泛泛地关心,人类就会灭亡"。
21. AC 5149:2: “一个不知道'鸟'指的是理智的东西的人,除了知道《圣经》中提到'鸟'的地方要么指的是鸟,要么就像在普通话中那样是用来比较的。除非从内在意义上讲,否则没有人能知道'鸟'指的是思想、观念、推理、原则等认识事物,也就是真理或谬误"。
22. DP 332:4: “如果说神的旨意在树木的生长和繁衍过程中是如此无懈可击,那么在我们自身的改造和再生过程中,它也必然是无懈可击的。我们远比树木重要....正如主所说:'连你们的头发都数过了'"。
23. AC 8455:1-2: “平安本身就是对主的信任。它相信主掌管万物、供应万物,相信主会引领人们走向美好的结局。当人们相信主的这些事情时,他们就会感到平安。他们无所畏惧,对未来的事情也不会焦虑不安。人们进入这种状态与他们对主的爱是成正比的。一切罪恶,尤其是自信,都会夺走这种平安的状态"。
24.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18: “教会相信,主受天父差遣为人类赎罪,这是他通过履行律法和十字架上的激情来实现的;他因此承担了自己的诅咒,并做出了补偿。此外,如果没有这种赎罪、满足和补偿,人类就会在永恒的死亡中灭亡;这是出于公义,也有人称之为复仇的公义。诚然,如果主没有来到这个世界,全人类都会灭亡。但如何理解主成就了律法的一切,以及祂为什么受十字架之苦,可以在这两章中看到。从这些章节中可以看出,这不是因为[上帝]的复仇正义,因为这不是神圣的属性。正义、爱、仁慈和善都是神的属性。上帝本身就是正义,本身就是爱,本身就是仁慈,本身就是善。有了这些,就没有复仇,因此也就没有复仇的正义"。
25. AC 6804:3: “教会中都知道,作为神人的主[耶稣基督]是中保,除了通过圣子,也就是通过神人[耶稣基督],没有人能够接近在主里面、被称为父的神本身。因此,就神人(耶稣基督)而言,主就是结合体。谁能用任何思想理解神性本身?如果人们不能在思想上理解它,谁又能在爱中与它结合呢?但人人都能在思想上理解神人[耶稣基督],并在爱中与他结合"。
26. DP 326:3-6: “如果我们相信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思考主,那么主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相信主,并根据自己对主的爱来思考主,那么主就与我们合一。相反,如果我们不相信主,主就不存在。只要我们否认主,我们就与主分离....。此外,在世上否认上帝的人,死后也会否认上帝....。只有过着美好生活的人才有可能发自内心地信仰上帝"。
27. AC 3703:23: “弟兄要把兄长交出,父亲要把儿女交出;儿女要起来反对父母,把父母处死....。这描述了邪恶如何对抗真理,虚假如何对抗善良"。另请参见 AC 4843:4: “女儿反对母亲 "指的是与真理相对立的对邪恶的喜爱,"儿媳反对婆婆 "指的是与善相对立的对虚假的喜爱。现在,由于受试探的人身上存在的邪恶和虚假是内在的,或者说是他自己的,所以在'人的敌人必是他自己家里的人'这句话中,他们被称为自己家里的人。'这段经文中描述了试探的事实,这从主说祂来不是要把和平带到地上,而是要把刀剑带到地上可以看出;因为'刀剑'的意思是参与冲突的真理"。
28. AC 9327:3: “在《圣经》中,'剑'意味着真理与邪恶的虚假作斗争"。另请参见 AC 2799:2: “从下面这段经文中可以看出,"剑 "意味着与信仰斗争的真理。大卫说
'大能者啊,请将你的剑束在你的大腿上,在你的光辉和威严中兴旺,骑在真理的道上,你的右手必将奇妙的事教导你'"(《大卫书》)。诗篇45:3-4).
29. 揭秘启示录556: “爱他们的生命象征着爱自己和爱世界;因为他们的生命象征着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生命特征,那就是爱自己和爱世界高于一切。因此,不爱自己的生命象征着不爱自己和世界胜过爱主和主的一切....。爱主意味着爱遵从祂的命令。这是因为祂就是祂所命令的,因为祂的命令源于祂,所以祂存在于命令之中,也因此存在于被诫命刻在其生命上的人之中,而诫命是通过一个人的意愿和行动刻在他的生命上的"。
30. 详解启示录624: “给小孩子喝水意味着从精神纯真的角度传授真理,也意味着向纯真的人传授真理"。另请参见 详解启示录102[7]: “'赐饮'就是在信仰的物品和真理方面给予指导,从而施以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