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伯格用 "善 "这个词专门指的是行动中的爱。这涉及到有用,也涉及到我们做善事的意图。当主、仁爱和信仰在我们身上出现时,我们就会做善事。在瑞典博格的著作中,"善 "与真理紧密相连,他称之为 "善与真理的结合"。
成为一个 "善 "的人的过程就是邀请主进入自己的生活,努力按照主的旨意而不是按照我们自己的私心来生活。我们可以努力去爱,像主所爱的那样去爱,我们越接近 "善"--我们就越渴望成为 "善 "的人,越是渴望成为善的人,越是喜乐于善的事,越是实际地去做善的事,在今生和天堂里都活在平安、和谐和喜乐中。
当然,学会像主所爱的那样去爱,并不是说一点祷告就能改变的事情,也不是简单的决定或意志力的问题。有过单恋月子的人都知道,我们的爱是不会那么容易改变的,事实上,我们的爱在很大程度上似乎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举例来说:假设你急需用钱,看到一个人爬上一辆昂贵的汽车,开车离开的时候,他的钱包掉在了地上。你捡起钱包,发现里面有几千块钱。事实上,那一刻你(除非你是个比我们99.9%的人更优秀的人)真的很想留着那笔钱。你可能不会去做。你知道什么是对的,你很可能会让自己去做对的事情。但是,你不能改变这种 "想要 "就能让它消失。你没有那种控制力。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善人呢?答案就是《论语》中泛指的 "真理"。从小的时候起,我们就在不断地学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被迫运用这些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想法越来越深--从 "不要打其他孩子!"到 "你需要考虑什么能让别人快乐 "到 "爱你的邻居如你自己"--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考虑一下那个钱包: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会给那个人打电话,把钱给他,是因为我们知道这样做是正确的,尽管这并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
如果你仔细想一想,这些真理--那些对与错的观念--从外在开始使用,并从我们思想的外层("不要打别的孩子!")到更深层、更深层、更深层的思想("爱你的邻居如你自己")。书中告诉我们,即使在我们从外在吸收真理的时候,主也在我们的灵魂中暗暗地种下了向善的欲望,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最深处。事实上,在这些欲望中,最重要的欲望是对真理的欲望,它敦促我们收集和接受从外面来的真理。
当我们建立起这个知识仓库时,我们就会来到关键的决定点(或者说是一生的一系列决定点,真的)。我们可以决定拥抱这个真理,为自己决定要做正确的事情,因为它是正确的。或者我们可以无视它,沉湎于我们的基本欲望。
如果我们做了前者----决定跟随真实的东西----那真理就会从我们心灵的外在部分越过我们的外在部分到更多的内在部分。而在更多的内部区域,它可以与主隐藏在那里的善的欲望混合在一起。
然后,又会怎样呢?文中有一些美丽的段落,说的是善良的人爱上了真理,会去寻找真理,拥抱真理,让真理充满生命,让真理成为自己的生命。这有点难以想象,但可以考虑一下爱上一个人。难道你不想知道他(她)的一切吗?难道你不想知道让他或她快乐的每一件小事,这样你就可以提供给他或她吗?你的爱的欲望拥抱了真理,所以它可以把爱付诸于行动。我们内心对美好的欲望和随之而来的真理也是一样的--美好的欲望会寻找真正的真理,那些适合的真理,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真理。
当然,这并不是一下子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方面都会发生。这是一生的工作,需要与污染我们灵魂的邪恶欲望进行多次斗争。但是,这个过程会越来越快乐,最终的结果也会很壮观--最终对善的欲望会被赋予如此强大的力量,以至于它们实际上可以起主导作用,并延伸到我们心灵的最外层。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甚至不再想要什么是错的东西;我们的生活乐趣在于做善的事情。当然,这就是天使在天堂里所享受的状态。
(Reference: 属天的奥秘2875;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命篇1)